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一家省级“引进外资”战略试点国企的兴衰历程

曾经的冰箱王怎么了?是什么使新飞最终走上重组之路呢?

p69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I 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摄)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北京报道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24期)

“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这个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广告语,可能就此成为绝唱。

6月6日,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河南新飞家电有限公司以及河南新飞制冷器具有限公司管理人拟通过拍卖标的的方式确定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河南新飞家电有限公司以及河南新飞制冷器具有限公司(以下合称“新飞公司”)全部股权将进行公开拍卖活动,起拍价为4.5亿元。此外,新飞公司名下的土地、房产等也将于7月5日开始拍卖,起拍价1.15亿元。

新飞公司破产传闻随之而来。

6月11日,新飞电器公告称,新飞公司并没有破产清算,而是在有序进行重组程序,重整计划已获得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将通过股权公开拍卖的方式公平、公开、公正地招募重整投资人。

曾经的冰箱王怎么了?是什么使新飞最终走上重组之路呢?

新加坡丰隆“甩锅”撤资

“从去年11月开始就没人干活了,仓库都被贴上封条,过年的时候说找到了资金,但是又没有下文。”新飞电器职工李飞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2017年11月初,新飞全面停产。新飞电器发布声明,称由于面临市场竞争和收入下滑,新飞电器在过去几年出现持续亏损,虽然外方股东给予大量的资金和支持,还是无法彻底扭转局面,迫于资金链压力,唯有停止生产活动。

4月13日,丰隆亚洲有限公司(新飞公司原大股东,下称“丰隆亚洲”)发表公告表示,新飞公司自2011年以来一直在亏损,鉴于中国冰箱、冷柜类家电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及竞争加剧,近年来其业绩也一再恶化,在过去的两年中,新飞公司分别在2016和2017年出现了1.20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5.75亿元)和1.28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6.13亿元)的税后净亏损。丰隆亚洲明确表示将从新飞公司撤资,并书面通知新乡中院和管理人。

公开资料显示,丰隆亚洲隶属于新加坡丰隆集团,是新加坡最大的房地产和酒店业投资发展商及标杆企业。

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中外合资办厂的热潮中,新飞冰箱成为河南省“引进外资嫁接和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战略的试点。在新乡市政府的撮合下,新飞冰箱引入丰隆集团。

其中,代表新乡市政府的大股东新飞集团控股49%,丰隆集团持股45%,剩余6%的股份由河南省驻新加坡办事处创办的新加坡豫新电器持有。

自此,新飞冰箱变成了中外合资企业新飞电器。随着后期一系列的股权转让,丰隆集团实现对新飞电器的绝对控制,股权占比达90%,中方的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新飞”自此成为新加坡品牌。

“引入外资后遭遇水土不服是拖垮新飞的一大主要原因。”资深家电分析师梁振鹏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丰隆集团本身不做制造业务,对中国家电市场不大了解,致使新飞错过了多元化发展的机遇。“而且丰隆控股后没有很好地保留新飞原来的高管团队和技术骨干,人才大量流失也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越来越不完善。”

从“四朵金花”到“冰箱之王”

新飞电器曾是中国冰箱行业巨头,巅峰时和海尔、容声、美菱并称为冰箱品牌“四朵金花”。

和长虹等家电企业一样,新飞的前身是小型地方军工企业——1958年创建的新乡市无线电设备厂。

1983年,刘炳银成为该厂厂长。为了摆脱困境,刘炳银前往当时最开放的广东等沿海地区考察,发现南方地区很多家庭开始使用冰箱,决定上马白色家用电器项目,作为企业的转型之路。

“其实河南是最早有制冷专业和家电专业的地区,我们学校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向新飞、格力、容声等企业输送人才。河南的学生很多比较恋家,很多优秀的人才都去了新飞,而且当时他们的待遇也是同行业最好的。”河南轻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教授李淑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回忆说。

1984年,新飞冰箱项目正式在国家轻工业部立项;1985年,公司从飞利浦引进了现代化冰箱生产线;1986年,新飞年产能10万台的电冰箱产线投产,“新乡—飞利浦”品牌冰箱正式上市销售,这也是新飞品牌名的来源。

从1986年开始,及时转型的新飞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尤其是1990年,刘炳银学习当年的海尔张瑞敏,当众怒砸400台不合格冰箱。新飞“砸冰箱事件”,不但增强了客户信心,也提高了新飞人的质量意识。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新飞冰箱因品质优良,被国家领导人带出国门,成为中国家电制造业的一张国际名片。

“海尔最辉煌也就占17%的市场,我们到过20%。可以说,新飞当过全国老大!”作为新飞的老员工,李飞回忆起当年的盛况感慨无比,“我的工资1995年就达到1700元一个月了,当时在新乡市,我那些同学一个月才500元。亲朋好友都找我买冰箱,供不应求。”

1996年以来,新飞连续8年产销电冰箱突破100万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中国电冰箱行业前列;1997年新飞品牌价值已高达31.84亿元;2002年9月,新飞冰箱、新飞冷柜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成为中原地区唯一的拥有两个“中国名牌产品”的家电企业。2002年,新飞冰箱的产销总量跃居中国冰箱行业前两强,扣除出口因素,仅国内市场占有率就高达18.88%以上。

可以说,当年的新飞盛极一时,打败过三星、西门子,远胜海尔、格力,一度被誉为中国“冰箱之王”。

错过多元化转型

彼时,外界认为合资后的新飞电器可以利用外资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根据媒体报道,1996年到2000年,新飞冰箱的销售量从120万台增长到160万台,销售额在20亿元至30亿元区间浮动,不过,利润率从1996年的16%逐渐跌到2000年的6%以下。

从那时开始,海尔、美的等企业走向多元化道路,而新飞似乎并没有赶上多元化的步伐。

2011年出版的《广告到底》一书中写道,刘炳银曾表示:“大而全有啥用?海尔不是搞了许多新玩意吗?实践证明也没啥值得可牛的嘛,实现利税还没有我的1/3多呢。”

对于上市,刘炳银也有自己的理解,“北京的、上海的、深圳的……一拨一拨中介跑过来‘鼓捣’新飞上市,一分钱不要,白帮忙,我都没动心。我对他们说,上市不就是搞钱嘛,我的钱还没地方花嘞,银行还向我贷款哩”。

不过,多名新飞员工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新飞也在多元化道路上进行过尝试。“现在外界都说刘总当年反对多元化,其实当时情况很复杂,我们也开了新的无氟冰箱生产线,也有收购其他企业,但是一言难尽。”李飞回忆说。

1997年,刘炳银想带领新飞进入空调市场,彼时惠而浦正准备卖掉蓝波空调,不过这一方案被董事会驳回;2000年,刘炳银又试图收购广东三荣空调,仍旧被董事会否决。

命运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候发生了变化。

2001年,刘炳银突然因癌症病逝,李根继任。有新飞员工介绍说,李根无论从号召力还是性格上都无法和强势的刘炳银相比。2005年,新乡市政府将新飞集团在新飞电器所持有的39%国有股权作价5.1亿元转让给丰隆亚洲,此后李根逐渐淡出。2006年,丰隆方面的张冬贵全面接管新飞,并空降400多名员工,将新飞的中高层进行“大换血”。

自此,新飞长达10年的内耗开始。

据多名新飞老员工回忆,张冬贵接管后,因中外员工待遇相差巨大,合资后10多年没给工人们涨薪,2012年一线工人的工资仍是千元左右,一度出现员工大罢工的局面。此后丰隆不断空降换人,但双方的矛盾依然不可调和。

有业内人士评论称,在全球尤其是中国,家电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失去人才、没有核心技术、还在内耗的新飞,在产品、品牌、服务、营销上全线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偿还所有债务或有困难

内外交困的新飞,还因决策失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2011年5月,新飞电器投资2亿元扩充冰箱产能。新飞当时对未来5年的市场预测较为乐观,将冰箱总产能提升至年产1000万台以上。而2013年1月31日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全面结束,迎面泼来了一盆冷水,新飞过高估计市场,导致大量库存难以消化。

中怡康数据研究显示,2011年,新飞市场份额已由之前的行业第二位,跌出国内品牌前五位。奥维德数据则显示,2012年新飞冰箱销量同比下滑37%,市场份额开始连年下跌,并于2014年彻底跌出国产冰箱品牌前十名行列。

新加坡丰隆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新飞电器的亏损金额分别为5166万新加坡元、1.17亿新加坡元、3763万新加坡元、6064万新加坡元、1.1亿新加坡元、1.3亿新加坡元,6年时间亏损总计5.07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4.32亿元)。

目前,阿里拍卖上已经挂出了新飞公司的股权拍卖信息。丰隆亚洲董事会认为,如果提议的股权转让成功,将降低丰隆亚洲在中国高度竞争消费品市场的亏损,并剥离不良和无利可图的资产。

虽然离6月28日正式拍卖日还有一段时间,但新飞的股权拍卖已吸引上万人次 “围观”。有数据显示,上千人对该拍卖设置了“提醒”。相关人士分析,新飞的品牌仍具有一定影响力,也许将吸引众多“接盘者”参拍。

根据河南新乡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的新飞公司管理人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制订的新飞三公司重整计划摘要,新飞破产后会清退所有员工,预计补偿金额达到1.58亿元,债权申报总额超过25亿元。而据业内人士估算,新飞账面总资产不到11亿元,即使是算上新飞电器/土地的拍卖价,偿还所有债务或还存在困难。

“重整成功后,新飞公司将获得重生,新飞雄鹰将再次展翅翱翔!”新飞公司表示。

此前,新飞在2012年与2013年分别遭遇过停产危机,但在政府的介入与帮助下度过两劫。此次危机否能再次度过,新飞是否就此成为绝唱,尚待揭晓。


2018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8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