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旅游休闲 > 正文

宁波公布四明山三年行动计划 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宋杰) 6月14,由宁波市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宁波四明山(上海)推介会在沪举行,宁波市四明山办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四明山三年行动计划,并携溪口镇、大岚镇、鹿亭乡、四明山镇、梁弄镇、龙观乡这些重点乡镇进行推介。

据介绍,四明山区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浙东的“大绿肺”、是宁波的“大水缸”、是蓄洪的“大海绵”、是市民休闲的“大本营”,是“幸福革命老区”,是“两山理论的实践区”。四明山区域涵盖宁波市的海曙区、奉化区和余姚市中以山地为主的13个乡镇(街道),共207个行政村,总面积1337.9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26万人。区域林地面积138.8万亩,约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20%,景观林、用材林、经济林等林木以及其他花木植物众多,森林覆盖率高达72.8%。作为甬江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四明山区域内河流湖库密布,四明湖水库、皎口水库、周公宅水库、亭下水库4座大型水库(全市共有6座大型水库)分布其中,总库容约4亿立方米,此外还有溪下水库、梁辉水库、陆埠水库3座中型水库以及众多的小型水库。

近年来,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工作以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为统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合力打造多彩山水、美丽四明,呈现出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并重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0年,宁波市政府首次编制印发了《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产业、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村庄布局等5个专项规划。为更好地适应四明山区域的发展变化要求,2015年起对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估,目前,《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及5个专项规划已正式发布。2015年宁波成立了市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基本形成市县两级统筹协调、联动推进的工作格局。

记者从推介会上了解到,四明山还着力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突出旅游业主导地位,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区域生态发展的重中之重来谋划,按照全域景观化、村镇特色化理念,将旅游业培育为四明山区域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产业、生态文明的先导产业、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结合四明山区域道路及沿线景观现状,确立了梁弄、溪口、鄞江三大门户,初步形成了唐诗之路、山乡风情和生态养生三大主题游线,十大观景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大力推进以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以雪窦山为核心的佛教文化旅游,以四明湖、香泉湾为代表的康体养生旅游,以徐凫岩房车露营基地、大岚山地运动基地等为代表的运动休闲旅游。串点成线,点面结合,四明山区域的旅游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着力提升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着力打造四明山民宿集聚区,2016年四明山区域新增民宿14家,新增民宿床位423张。2017年力争新增民宿集聚区3个、床位500张;大力推进以余姚柿林村、奉化三十六湾、鄞州李家坑为代表的12个旅游重点村建设。目前,区域内8个乡镇被评为省级旅游强镇,12个村被评为省级旅游特色村;加强四明山节庆活动推广营销,打响“多彩山水,幸福四明”品牌,重点打造烂漫樱花节、清凉避暑节、浪漫金秋节、冰雪旅游节,积极营造市场热点,不断扩大四明山区域旅游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积极发展特色农林业。立足资源特色和生态优势,推动农业主导产业特色化、生态化发展,农业产业转型取得了初步成效。积极发展林特产业替代花木产业,建成香榧、大樱桃等林特基地7000多亩。大力实施现代农业项目,已建成13个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2.6万亩,其中余姚四明山现代农业综合区被列入省级综合区。建设现代林业园区6个,总面积近1.6万亩,总投资3100余万元。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拓展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功能,余姚梁弄镇打造“特色小水果”基地建设,形成了50多个特色小水果基地,面积达1万多亩,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示范典型。

通过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转型、政策扶持、生态补偿等系列政策的引擎带动,2015年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988元,是2013年的1.6倍,年均增长27.2%,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4.6个百分点。

交通骨架网络初步形成,区域通达性大大提高。2016年,在区域公路总里程达到1384公里、路网密度107.8公里/10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又安排区域路网建设改造里程40.5公里,安排农村公路提升改善里程21公里。

四明山区域累计创建全面小康村24个、培育中心村7个、特色村17个、美丽乡村先进乡镇5个、精品线3条,村庄整治提升103个,实施生活污水治理146个村。2016年起启动美丽乡村分类创建,认定美丽乡村合格村27个,示范村4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个、美丽乡村风景线3条,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村75个。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大幅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发展基础更加扎实。

四明山区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浙东的“大绿肺”、宁波的“大水缸”、蓄洪的“大海绵”、市民休闲的“大本营”,是幸福“革命老区”,是“两山理论”的实践区。奔小康路上大步向前,四明山区域百姓也精心呵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一幅天蓝、地绿、水净、景美、人乐的“美丽四明图”,正在徐徐展开。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