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筑起抵御金融危机的堤坝

保持忧患意识,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就能够在防范和化解自身存在的金融风险的同时,筑起抵御全球性金融风险的堤坝。

显|堂|文|语

文显堂

编辑:牛绮思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23期)

眼下,有一种弥漫全球的忧虑,叫金融危机。

作为观察新增信贷量占GDP比例指标的全球信贷脉冲(credit impulse)的急剧下降,往往是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先兆。如今全球信贷脉冲又到了关键的转折点。瑞银跟踪指标显示,全球信贷脉冲自去年达到峰值后就呈断崖式下滑,目前已下跌6%。自2000年以来,全球信贷脉冲在短时间内发生过3次下降超4%的情况,其中两次发生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前夜。

除了信贷脉冲下滑,美元走势也是金融危机是否会来临的风向标。人们可以从美元与日元的历史经验中窥见,现在美元指数攀上100大关,已进入了一个相对高风险的区域,按照资本逐利避害的本性,具备了很强的做空动能。尤其是美联储为了吸引美元回流,采取强势美元政策,推高美元资产,美国股市已经创下历史新高,成为目前风险最高的一个市场,孕育了巨大的做空动能。

国际上如此,我国的金融业又如何?

近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2018年一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7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685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上升0.003个百分点。这是5个季度以来首次上升。

仅看数字,变化微乎其微。但原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在今年3月初表示,银行业整体形势有喜有忧,忧的方面包括部分银行资产分类不真实、不准确,甚至还存在不良资产的隐藏、转移以及虚假出表等问题,信用风险防控能力也不充足。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不良资产和信贷风险的潜在源头值得高度关注。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于今年5月11日召开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国有企业中的“僵尸企业”,即将进入市场化出清阶段,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连锁反应,必然会成为不良资产和信贷风险的重要源头。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以政府担保、企业借贷为特征的假PPP项目,许多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并不能保证,同样会是不良资产和信贷风险的重要源头。

另外,房企为了扩张而选择高杠杆运营模式,导致有息借债节节攀升,加之资金成本难以降低,造成财务费用高企。

总体看,只要遏制住不良资产和信贷风险的潜在源头,我国就不会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虽然具有一定的抵御全球性金融风险的能力,但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风险承受力必然会面临严峻挑战,存在着诸多的潜在风险变成现实风险的因素。

因此,在调结构、去杠杆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去杠杆不能走向极端而导致流动性不足。现在的资金成本大幅上升,正是流动性不足造成的,很容易让潜在风险变成现实风险。

保持忧患意识,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就能够在防范和化解自身存在的金融风险的同时,筑起抵御全球性金融风险的堤坝。

(作者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中国企业十大新闻发言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顾问;曾任国企董事长、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


 

2018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8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