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青岛换新颜

此次上合峰会,正是青岛全方位展示自己、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机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琦 综合整理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22期)

从黄浦江畔到黄海之滨,世界目光将在青岛聚焦。

作为轮值主席国,中国今年6月9日到10日在青岛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赛之后,青岛迎来的级别最高的国际盛会。

为营造良好的城市景观,青岛市精选多种时令花卉,对城区道路、节点及绿地穿插地栽、摆花布景,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档次。

更引人瞩目的,是前海一线、迎宾道路、商业街区、地标节点的城市亮化工程。被灯光点亮的一排排建筑,在网上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在惊叹青岛之美的同时,纷纷表示想去实地欣赏。

不过,青岛的愿景远不止这些。在“一带一路”规划中,青岛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而此次上合峰会,正是青岛全方位展示自己、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机遇。

p42

▲5月18日,上合峰会召开在即,青岛对浮山湾沿海景观带建筑进行了改造,近50栋媒体建筑立面,通过动画的方式营造灯的世界,流光溢彩的灯光勾勒出青岛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一饱眼福。

p44-1

青岛西海岸新区聚集了“打造智慧聚集地”的青岛国际院士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等诸多高端研发平台与专业人才。新区星光岛上的珊瑚贝桥,也因其靓丽的外形,成为“网红桥”。

p44-2

5月25日,青岛市内主要路段已被花卉点缀得五彩缤纷,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

p45-1

▲航拍青岛湾前的老城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相映成趣。作为青岛百余年来逐步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的见证,各国风情的建筑已成为青岛的城市名片。此次峰会没有新修建筑,所有场馆均由原有建筑改造而成,做到不破坏原有城建格局,对空间更加“精打细算”。

p45-2

▲5月22日,青岛龙口路的美丽墙绘。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青岛市内的多条道路两旁墙壁上描绘各式各样的青岛风光、名胜建筑、卡通动漫等图案,极富艺术气息。

p45-3

▲5月7日,青岛港码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投入运营一年来,作业箱量突破79万标准箱,单月吞吐量突破10万标准箱,船舶准班率始终保持100%,作业效率全球领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8年第2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8年第2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