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时评 > 正文

央行需要强化数据表述

钮文新

央行公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18年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32.1万亿元,比年初减少521亿元,同比少减6071亿元。有什么问题吗?有的,短短几十个字中就有两个问题。第一,这里的“年初”指的是那个时点?是当年1月1日的数据吗?第二,“同比少减”是什么意思?注意:是“少减”而不是“减少”。

先看第一个问题。按理说,“今年年初”应当指的是1月1日,但查询“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我们会发现,1月1日根本没有数据,有的是“上年12月末的基础货币数据”和“本年1月31日的基础货币数据”。从实际计算的结果上看,央行所谓“比年初减少521”的计算,实际使用的是“去年12月末”的数据,即去年12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321870亿元,今年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321350亿元,余额减少大致521亿元(按照央行资产负债表实际数据应为520.6亿元,小数点4舍5入之后为521亿元)。

为什么央行不提供1月1日的数据,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却要使用1月1日的数据,而且以去年末数据“替代”?为什么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不能按照实际情况用“今年一季度基础货币比‘去年末’减少521亿元”去表述?这是吹毛求疵吧?是的,因为我们太关心央行提供的每一个数据了。

首先,我们都知道,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大量都是针对隔夜拆借的货币,所以12月31日和1月1日隔夜之间,基础货币数据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甚至超过521亿元。正因如此,央行不能用12月31日的数据取代1月1日的数据。其次,既然实际在使用“去年末”的数据进行比较,那就该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给予准确的表述。当然,我们知道,上述替代如果仅限于增量数据计算问题不大,只要将错就错,坚持下去,变量可比性有效。既然如此,如果更准确而又不影响结果,那就会避免我们“猜着算”。

再说第二个问题。往往要搞清楚一个数据的意义,即它要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真实地算一遍。计算过程不仅会让我们明白这个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更将加深我们对这个数据意义的理解。

“2018年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32.1万亿元,比年初减少521亿元,同比少减6071亿元”。这里的“同比减少”如何计算?说实话,真真费了一点周折。首先是如何理解“同比少减”这个词,它显然针对的是“变量的变化情况”。但按文中字义更容易被这样的理解:2016年到2017年基础货币供给减少,而2017年到2018年基础货币供给少减6071亿元。但这样的理解计算数据相差甚远,显然不对。

那该如何理解?经过反复试错发现,原来它所指的是:2018年一季度期间基础货币变化的对比情况。即2018年一季度期末与期初比,是减少的,而2017年一季度同期少减6071亿元。这里面同样存在的问题是:1月1日没有数据,而同样需要以上年12月末的数据替代。搞清楚这些我们开始计算。2017年3月末,中国基础货币余额为302387.33亿元,相较于2016年12月末的308979.61亿元,基础货币减少6591.67亿元;同样,2018年3月末,中国基础货币321350.16亿元,相较于2017年12月末的321870.78亿元,基础货币减少520.6亿元。去年一季度减少6591.67亿元和今年一季度减少520.6亿元相比较,少减了6071.07亿元。算完了。

好吧,现在我们明白了。央行告诉我们“今年一季度同比少减6071亿元”的概念,实际是希望我们看清基础货币在“先后年度一季度期间”基础货币的变化情况。这个数据显然是有意义的。但合格的表述是不是应该为:2018年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32.1万亿元,比年初减少521亿元,而一季度期末比期初同比少减6071亿元。

可能很少有人如此执着于某个数据的具体含义,甚至可能把“少减”不留神看成“减少”,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所以,为了社会公众、尤其是市场投资者更多、更有效地关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有必要“强化数据表述”,哪怕多写几个字,也要尽量避免歧义或误解,尤其与基础货币相关的数据,精准一点,多解释一下。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