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专访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安宁:车企的大脑不会被互联网等企业所取代

陈安宁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时,畅谈了在传统汽车行业巨变前夜,中国车企能否在智能汽车这个最高级赛道争夺战中占据先机的新课题。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8期)

67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安宁博士曾在福特汽车公司效力近20年,目前已成为汽车行业技术派代表人物之一。在北京车展上,陈安宁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时,畅谈了在传统汽车行业巨变前夜,中国车企能否在智能汽车这个最高级赛道争夺战中占据先机的新课题。

车企要当自己的大脑

“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地在瞎忽悠老百姓。”4月26日,在“2018中国汽车论坛”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向造车新势力“开炮”。

2017年被称为中国的新造车元年,蔚来、威马、小鹏、奇点等一众造车新势力进入人们的视线。2018年,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残酷,将有大量资本助力的量产车于今年正式上市,造车新势力的盖头被彻底揭开。作为传统车企代表,陈安宁对此怎么看?

《中国经济周刊》: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造车梦,无论是贾跃亭还是董明珠,还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进军汽车行业。这次车展有一个说法,很多互联网企业要当车企的大脑。您对于竞争朋友圈一下扩大了是什么感受?

陈安宁:车企最核心的优势是大脑,车企的大脑不能被任何人取代,因为车企的大脑就是我们作为整车企业的战略、布局、体系、运营一系列“软”的东西。这个大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企业凭借资本的力量就可以做的。大家也看到了一些企业家,包括刚才提到的几位在做车过程中的周折和艰辛。当然,作为车企来说,我们很愿意和任何携手共赢的企业进行合作。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在布局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的道路上,吉利收购戴姆勒股权,长城与比亚迪的牵手“呼之欲出”,阿里与上汽合作的斑马系统也引人注目。奇瑞汽车选择自立门户推出雄狮系统,当“斑马”遇上“雄狮”后,谁会更强?

陈安宁:从战略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智”是引领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中国汽车企业走向下一个黄金30年的关键灵魂。这个“智”不是简单地给汽车上加一个屏幕、一个摄像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整个企业向智能化发展。“雄狮”不仅仅是一个智能网联系统,其涵盖的范围更加宽广,包括奇瑞在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的各个领域。

我特别要强调,技术平台不是车的底盘或者车载互联屏幕,而是智造、出行、物流、客户界面、数字营销等一系列智能化的技术,这些技术都可以拿出来给行业其他的任何厂家使用,所以叫做开放的平台。车企作为一个传统制造商,我们在智能技术,特别是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不是强项,所以我们要开放地与最强的科技企业进行合作,包括百度、中国联通等。但是车企和网约车公司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不提供产品、技术、体验,只提供汽车运营的模式,车企则是一个全价值链的服务企业,从设计、生产、销售,到检验、移动出行,我们都提供,这个产业链比一个简单的移动出行业务链要强得多,而且我们永远不会放弃设计、生产、销售产品的能力。

中国车企智能化体验已处于领先

今年中国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并尽快放宽汽车行业外资限制。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外资股比限制。这将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经济周刊》:您在福特工作过20多年,参与过多款车型的研发,做到了中国面孔在外资的最高层。回国加入自主品牌车企后,您认为目前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差别在哪里?中资企业的发力点应该在哪些方面?

陈安宁:客观上看,中资和外资还是有差距。中国汽车品牌劣势是一些历史原因造成的,例如起步晚,中国整个产业、工业基础比较差等。但是,今天中国汽车企业的优势远远大于劣势。

首先,中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已经完全与一二十年前不一样了。从宏观角度来说,今天中国人想做任何事儿,都应该自豪地认为自己可以做成。不过,不能简单地假设什么事都能很容易做成,任何事情都需要积淀、基础和努力。中国的汽车企业,特别是像奇瑞这样的企业,我个人认为具备了很多外资和老牌汽车企业不具备的优势——和那些百年老店比,中国车企具备极高的创新意识,企业框架限制少,心态更加包容开放。尤其是中国市场已经全面开放,特别是在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下,中国的车企在智能化、国际化、高端化的体验,已经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中国车企走出去的步子迈得更大,业内认为,汽车制造业有希望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您对此怎么看?

陈安宁: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汽车产业也有30多年开放的历史。中国自主品牌企业甚至包括现在的合资企业,从传统的制造方式走到了今天规模化的模式,我觉得是在一个跨时代的关口。我们认为,这个关口取决于两个点,第一个是进化当中强者生存,第二个是智者胜。汽车行业正在巨变前夜,这不仅仅是行业之间竞争,更是国家之间高层面的竞争。

《中国经济周刊》:在这场最高级赛道的竞争中,如何才能掌握主动权?

陈安宁:26年前,我加入一个曾经创造汽车产业历史的跨国汽车巨头集团时,就有人说“欢迎加入一个夕阳产业”,当时因为百年积累的自动化和电气化已经让汽车产业的效能达到极限。但是人类与社会的进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个变量——“x”在不同的时期充当着推动人类与社会进化的关键因素,新时代汽车产业的变量“x”就是AI(人工智能)。

汽车工业必须拥抱AI,但是汽车不会变成一个纯互联网和信息化纯数字的产品,它是移动的空间,可以是对卧室的延伸,也可以是对办公室的延伸,还可以是对消费的延伸。会有更多的产能和业态出现,届时整个汽车行业的产业链也将重新构建。智能汽车这场最高级赛道的争夺,中国要借助智能汽车这一轮的结构性机会,在未来的汽车产业、智能交通甚至智慧城市上,占据更多话语权,包括奇瑞在内,中国车企已经在这场竞争中了。


 

fm

《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8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