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特刊 > 正文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探路十八洞全域旅游扶贫

文章导读: 以十八洞村为试点,抢抓国家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机遇,积极探索“可复制、可借鉴”的全域旅游促脱贫攻坚经验。

中共花垣县委书记 罗明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调研,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近年来,我们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十八洞村为试点,抢抓国家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机遇,积极探索“可复制、可借鉴”的全域旅游促脱贫攻坚经验。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至8313元,136户533名贫困人口除7户12人需政策兜底外,全部实现脱贫。十八洞村先后荣获“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等称号。

p39

中共花垣县委书记 罗明

一、因地制宜,抢抓发展全域旅游新东风。一是坚持全域规划。将十八洞村纳入县域民族文化旅游“五大板块”建设总体布局,以十八洞为龙头连接双龙镇域10村,连点成线规划布局“蚩尤部落”旅游扶贫景区,《十八洞村旅游规划》荣获“全国旅游扶贫规划示范成果”。同时,引入社会资本6亿打造以十八洞村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景区。二是强化要素整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推出苗家腊肉、苗鱼、苗鸭等民族特色餐饮,让游客“吃得好”;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民族特色民居改造升级,让游客“住得下”;拓宽升级村道,青石板路到家到户,让游客“进得来”;引进建设 “地球仓”精品民宿酒店,同时建成村级游客服务中心、公厕、停车场、金融服务站等配套设施,让游客“留得住”;举办苗族“赶秋”“过苗年”等传统节庆活动,让游客“玩得好”。三是精准利益联结。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帮扶方式,引导农户自主经营民居餐饮住宿、山羊养殖、蔬菜种植、腊肉销售及经营手工艺品、旅游接待服务、获取集体收益补助等多种方式获得收益,确保每名贫困户都能在旅游开发中获益。

二、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径。一是积极发展“农家乐”模式。对“农家乐”实行接团、分流、结算、价格、促销“五统一”管理模式,着力打造“农家乐”十八洞品牌。二是探索“农旅园”结合模式。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村集体+观光体验旅游”的模式,由社会资本与十八洞村民和村集体共同出资打造千亩猕猴桃产业化基地,联手京东 “电商销售”,第一批产品直销港澳,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三是探索“互联网+”营销模式。发动全村225户农户加入“113”工程,每户种植冬桃10棵、黄桃10棵、养殖稻花鱼300尾,依托中国邮政“邮三湘”网络平台,每株桃树按418元/年标准向游客销售采摘权,贫困群众累计获益近170万元。四是探索“产业链+”特色旅游商品。成立苗绣专业合作社开发苗绣产业,37户贫困户53名留守妇女与4家苗绣公司签订苗绣产品订单协议,由公司统一销售,入社贫困户人均年增收上千元。市场化开发十八洞山泉水项目,达产后年销售可达7500万元以上,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以上。

三、党建引领,激发村民内生脱贫新动力。县委抽调精干党员干部组成十八洞精准扶贫工作队,选派了驻村第一支书,把讲政治、有文化、“双带”能力强、群众信任的能人选进班子。2016年,十八洞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3年多来,村民参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累计自愿投工投劳2800余个。2017年,十八洞村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蒋莉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