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湖南 > 正文

“诗与远方”古城往事越千年

经济网讯  近年来,湖南永州宁远流行着一种说法:把宁远城称为“宁静致远”之城;清乾隆、光绪至民国时期的《宁远县志》,却在满眼的繁体古字与翰墨凝香之中,据县史上“宁静致远”说法的许多大相径庭之处:非以宁静而得名,而是以武威定功立县。与今人饱含“诗与远方”的烂漫理解相去甚远矣!古城往事越千年,岂可片言尽概之?描述一段与“宁静致远”说法不一样的古城往事。

“宁远”县名之溯源新解

在“五代十国”晚期,当宁远古城原址还是南唐国延唐县的一片废弃多年的城址时(见附注①),北方的后周政权发生了一件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即公元960年,殿前都点检(禁卫军的最高长官)、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逼迫后周小皇帝惮位,建立了大“宋”王朝(赵匡胤是为宋太祖),并很快灭掉了周边的几个弱国。三年后,赵匡胤趁南唐各军阀相互争夺权利、频繁进行内讧和自相残杀之机(见附注②),挥军南下攻占潭州(即当今湖南省),结束了湖湘大地连年兵燹不止、民不聊生的日子。自此,将包括延唐县的潭州及南楚全境完全并入大宋版图。乾德三年(965年),已部分统一中国的大宋王朝颁布诏令,改延唐县为宁远县,寓“武定功成,远方安宁”之意;将原县治泠道故城(在今宁远县冷水镇境内)迁址于今宁远城区,复建县邑,而后才有今日之宁远城和宁远名(见附图1)。据以上史实,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宁远”之得名,是宋太祖寄希望于“以战止战,平息内乱,永保远方和平安宁”之意使然;亦是赵宋王朝宣扬“武定乾坤”,开创旷世功业的见证,这才是宁远人们引以为荣的正确称谓也!

图1:乾隆十九年《宁远县志》中以宁远城为中心的疆域图示(上南下北)

图1:乾隆十九年《宁远县志》中以宁远城为中心的疆域图示(上南下北)

偃武修文的光辉宋邑

宋朝部分统一中国后,偃武修文,发展生产,包括宁远在内的大部分地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在宁远这个初定之地,出现了不修城垣防变乱,先建孔庙兴教化的现象。乾德三年(965年),便有了今天令宁远人最引以为荣的“千年文庙”,以及与文庙一同建设起来的宁远县城。虽然她们初建时规模都不大(清代中晚期才建成现有规模),但却使宁远文风空前鼎盛,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点,后世再也未超越。南、北两宋时期,在宁远文庙这所官办学堂进修,或由宁远县城官署推荐参加科举,考中进士的本县籍人士达47名之多,其中还包括一名特科状元乐雷发,占宁远已知的82名进士的近60%(见附图2),以至后续几个朝代无一能够企及(除唐代进士7名外,元明清三朝进士仅28名),创造了大湘南及岭北荆楚大地科举时代的“神话”。我们知道,科举及第的进士是封建时代的君主用来维系纲常、开化国民、治国理政的栋梁之才和统治工具。评定某地的文明开化程度,首先就要看当地在科举当中出了多少进士和举人。而宁远仅宋代一朝的这份成绩单,在整个湖南乃至全国也是不多见的。依据这段史实,我们可以当之无愧地将宁远古城称为“开创湖湘文化之儒学道统的模范宋邑”;而宁远文庙则是这座没有城垣保卫的城市核心,是创造这段辉煌文明的光辉圣殿!

图2:宁远文庙内的《宁远历代进士名录》(未完全收录)

图2:宁远文庙内的《宁远历代进士名录》(未完全收录)

坚韧不拔的明清故城

经历了宋代和平稳定的三百年后,这个“界两广而邻诸瑶”的远方安宁之城走进了一个百年大动荡时代!从公元1279年蒙元政权彻底攻灭南宋,到百年后明太祖朱元璋驱除挞虏、恢复中华,湘南地区苗、瑶等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起义,宁远陷入“徭叛—朝廷平叛—再叛—朝廷再平叛”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以致明朝开国之后仍面临连年“徭变”与“苗叛”的困境。对处于这个“风暴中心”的宁远县城而言,必须应对没有围墙保护的城防危局。于是,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朱公庆开始修筑高八尺、厚三尺、周回三里许(计560余丈),开五条城门(东、西、北及南二门分别命名为文昌门、武定门、拱辰门、迎薰门和会濂门)的夯土质城池,以保境安民。但是,土质城墙并不稳固,尤其不能抵挡大规模武装攻击,以致百余年后的正德六年(1511年)县城被叛乱的苗人攻破,守城者力战身死。为使城中生灵免遭涂炭、公众资财不被劫掠,万历二十年(1593年),知县王时春广筹钱粮,戮力鸠工,将整个城池全部改为大型石块垒砌的城垣(见附图3),其坚固程度为附近各县所未有。自此以后,宁远县城又历经了清乾隆、咸丰年间多任知县的扩建和修缮,最终形成了周长6207尺、墙高9.6—11.7尺、女墙高5.4尺、墙厚6.6-12尺,雉堞427个,面积约0.3平方公里的椭圆形古城郭(解放后丈量数据,城墙于1958年被全部拆除,城基变成环城公路,即今天宁远县城的内环路);且在城垣的北、东、西三面挖掘了宽达一丈,深六尺以上的护城壕(河),使宁远最终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古城防体系。

图3:记载明代万历年间筑城史的《宁远县新筑石城记》碑

图3:记载明代万历年间筑城史的《宁远县新筑石城记》碑

宁远古县城垣的成功修筑,在后来的城市保卫战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明洪武1370年宁远完成修筑城郭始,到民国十六年的1927年,县城被已归顺国民政府又反水的唐淼麾下陈光保二团攻破为止(陷城后城中居民遭到杀戮,死难者甚多);在长达557年的时间里,宁远古城除明正德年间被苗人叛乱攻破一次外,最长保证了城内416年的和平安宁,这在湘南乃至华南地区是极为少见的。尤其是叛乱和起义蜂起的清代晚期,直接将宁远城防推向考验的颠峰:先后遭遇了道光年间的天地会胡有禄义军袭击,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洪秀全、石达开为首的太平军数次包围攻城,以及同治、光绪年间的多起两粤农民义军夺城等十倍乃至百倍于城防军民之敌的大规模攻击,每次围城短则数日、长则半月。但这些攻击不是被当时的知县和守备官带领的兵勇击退,就是被城防守备和城外援兵合击而扑灭。从明末到民国十六年,围绕宁远城发生的大小战斗,有记载的达二十次之多,没有一次打下这座并不高耸却很坚固的孤城!小小宁远城几乎都是在周边州、县已陷落,强敌兵锋正锐之时,一次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功解围(见附注③),迎来新生!

多年的销烟散尽之后,当我们认真研读这段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宁远明清古城的辉煌壮丽,不是上天的眷顾,而是由一任又一任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坚毅果敢的文武官员,以及那些同仇敌忾、坚忍不拔、众志成城的宁远军民们创造的。如果古城垣今日尚在,我们可以当之无愧地称她为“坚韧不朽之城”;而明清时代的那些可歌可泣的守城、戡乱故事,亦足以让这座古城和这里的人民彪炳史册、光耀千秋!

祀隆昌盛的礼义之都

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宁远古城的修筑,保护了地方国家机关和一方城民的安宁;但除了应对纷乱和战争,经营和守护这座古城的历代官员从未忘记“敬天法祖”、“礼义为先”的法则。从宋代至民国长达九百多年的时间里,县城及城郊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官方或民间的祭祀活动,尤其在清代中晚期十分活跃。只不过规模和档次要比九疑山祭舜稍逊一些。如:年年春秋两季由官员主持的宁远文庙祭孔仪式,还有武(关)帝庙“国朝春秋祭典与孔圣同朔望生辰”、“每岁春仲诣壇奉祭”先农之神、“邑岁遇旱祷泰伯祠”等等。历代政府官员在其撰写的祭文中很明确地指出,这样是为引导民众“蒸蒸向化,慕义从风……”由此可见,古时宁邑祭祀文化之盛,非同一般!

而在乾隆十九年绘制的《宁远城郭图》上(见附图4),我们还可以看到方圆三十里的古城内外,有众多敬天地、尊圣贤、拜鬼神的礼法建筑和宗教场所,中国儒、释、道三大教在这里隆重汇聚。宁远先民们对天地、君王和人间圣贤的崇拜与信仰,对美好现实生活和来生幸福的追求和向往,跃然纸上。城内除了规模较大的文庙外,另建有城隍庙、关(武)帝庙、节孝祠、濂溪祠、火神庙等。城外则有仲雍祠、泰伯祠、先农坛、先锋庙、高安寺、九疑观、东溪寺、南林寺、西林寺等。而在清光绪元年的《县志》中则能看到龙神祠、社稷坛、文昌阁、三元宫、刘猛将军庙,以及为保境安民、平定叛乱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贤立的生祠—三公祠(见附注④)等。宛如宁远人民对舍生忘死、济世救民之人间正道的渴望和祈求,是舜德之光千秋普照这片热土的延续。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礼法建筑大多是以“官办民助”的形式兴建的,而宗教建筑则全由民间的开明乡绅捐田、捐资筹建。

为此,当年的县志编纂者他们用朴实的文字和细腻的画笔,记录下了“康乾盛世”以来宁远的富裕文明和瑰丽面庞,亦让数百年后的我们还能从其字里行间与水秀山明、村庄旖旎、楼宇峥嵘的城郭图中,读出古城宁远那满满的诗情画意矣!

图4:《宁远城郭图》里的千年文庙与众多祠堂寺观楼桥

图4:《宁远城郭图》里的千年文庙与众多祠堂寺观楼桥

历经沧桑的往日家园

进入近代之后,宁远这座文明古城遭遇了“中华五千年未有之变局”,再没有回到前朝文修武备、令人神往的光辉岁月。先是一些书院、学校、寺观和民居被清末至民国频繁的农民起义及社会变乱所毁,后是国民政府将部分宫庙和宗法建筑改为政府机关和学校;再到解放后的“拆墙筑路”、大炼钢铁及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的无情辗压,最后是风靡现代的城市改造、扩城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这些承载了宁远千年文明史的建筑和古迹(如“三槐九井十八巷”),渐渐地从人们的视野中褪隐消亡;时至今日,宁远古城仅剩宁远文庙、濂溪祠和节孝坊三处,已不及当年冰山一角。今人若想一睹当年的宁邑盛景,仅能从幸存的几方残碑和几页志书中去依稀找寻了……

史鉴古今方能宁静致远

宁远古城,受四千年舜德文明浸润,沐两千年孔孟思想熏陶,在战火离乱中诞生,于儒宋三百年涅槃,经七百载纷乱洗礼,然后历百年未有之革变,始成今日之面貌格局。真是几度兴衰存废,几番沧海桑田!

忆古观今,实在令人欢喜令人愁!喜的是:今日之宁远,城殷民富,一日千里,经济前景不可限量(见附图5);愁的是:昨日之宁远,精髓大丧,文脉不彰,何日再现宋明清风?然,逝者如斯乎!时光难倒流;我们唯有鉴古惜今,亦破亦立,有所作为,抑或能恢复其中精华,再现当年的儒宋文韵、南楚雄风!亦如当年重振巴陵郡、鼎建岳阳天下楼之滕子京,或如唐宋贤儒新修白、苏二堤,扮美西湖城之白居易与苏东坡矣!但这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决心和超越前人的智慧,正如智者诸葛亮所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让我们在纷繁缭绕的世界里寻找一片宁静,在谋定之后奋勇向前,心目中的“诗与远方”并不遥远,因为,路就在脚下!(黄斌 童一飞)

图5:飞速发展的宁远新城,古城在右上角偏中位置(彭晓葵摄)

图5:飞速发展的宁远新城,古城在右上角偏中位置(彭晓葵摄)

附注①:公元617年,萧铣起兵反隋,建国号梁,置县治于今宁远县城址。唐灭隋后的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营道县治迁州廓今道县营江,梁兴县更名唐兴县。原梁兴县治城址仅存续了短短四年即废;直到三百余年后的宋乾德三年(965年)才复置于原址(即当今宁远县旧城区)。详见1978-2003《宁远县志》附录585-586页。

附注②:公元951年,延熹县属南楚马殷政权统治已有55年。当年11月,南楚的邻居南唐乘楚内乱,派大将边镐攻占长沙(即潭州首府),一举灭楚。但南唐还未站稳脚跟,马殷旧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952年,王逵杀刘言控制湖南。955年,部将潘叔嗣又杀了王逵;潭州军府事周行逢又进军朗州杀了潘叔嗣,湖南全境遂为周行逢所控制。962年,行逢死,子周保权继位,手下大将张文表起兵反叛。经过恶战,周保权杀了张文表,将整个湖南据为已有。直至第二年的963年宋军攻灭潭州,这种频繁的内讧和杀伐才得以停止。而在这十余年间,包括永州府、道州府之湖南境内的南唐政权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少数民族起义反叛的情况,使得兵燹不止,民不聊生。

附注③: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七月,天地会首领胡有碌率数千人调码(调集成建置的各分会)攻城,被县城守备方钰胜率兵开炮击溃,并俘获其九十余人正法。咸丰二年壬子四月二十五日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攻陷道州,宁远城戒严,二十九日太平军乘风攻城,被守城部队炮毙数人而散。咸丰四年甲寅九月至十月初六,天地会胡有碌、朱洪英召集十余万众围攻宁远城,七昼夜不克,官军援兵至,胡、朱军败走,围解。同年十二月初八,胡、朱败军回窜,并会合另一股尹石保义军再次围城,又不克,十日败走。咸丰九年二月下旬,太平天国石达开二次西征部队进入宁远,被邑人石焕章所部(湘军之一支)击败而走;但有张士谋、赖汉英所率部队复回窜攻城,七日不克,败走,围解。同治元年壬戌六月,某股身份不明的土匪潜伏城外,欲乘夜袭城,被县城龙王庙赛神鸣钲惊扰,以为县城有备,遁去。同治十一年壬申六月二十二日土寇袭城不克,退走。等等(摘译于清光绪元年版《宁远县志》武备篇)

附注④:咸丰四年十月初六,天地会首领胡有禄、朱洪英等纠集十万余人,欲围困并夺取宁远县城。游击将军骆元泰所带增援部队在赶赴宁远途中受阻,屯兵花桥,不能前进。宁远知县刘如玉只好带领城中军民固守待援,力战不懈,使胡、朱义军连攻七昼夜不克。此时,另一支仅五百人的湘军,在将领王鑫、周云耀的带领下,不畏强敌与艰险,星夜驰援宁远。在敌我力量极悬疏的情况下,乔装成敌兵混入攻城部队当中,伺机发起突袭,一举斩杀敌猷多名、攻城部众无数,使敌溃散;成功解除了有乱军袭城以来对宁远县城的最大一次包围。宁远城中百姓有感刘知县与王鑫、周云耀保县安民之功德,遂自愿筹资捐地,为其三人兴建生祠一座,是为“三公祠”。该祠原建于西门街节孝坊旁,即今宁远一小及杨家园胡同附近,已废。(摘译于清光绪元年版《宁远县志》建置篇)


(网络编辑:蒋莉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