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湖南 > 正文

湖南宁远千年古城乡愁记

经济网讯 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生,并在宁远古县城长大的老辈人记忆里,有一缕永远挥不去的乡愁,那就是高度概括宁远古城面貌的民谣:“三槐九井十八巷,外加一个两磴(te√n)半”。因这句民谣的吸引,笔者不久前专门走访了一些“老宁远”,并在他们的回忆和指引下,实地见证了这个民谣描述的一部分,深切地感受到:这是本土行将消逝的一系列文化遗迹、这座千年古城的远去背影。必须将其追记下来,奉献给所有关心宁远古文化保护的朋友,并以此慎终追远,铭记历史。

渐行渐远的古城印记

养正槐:因生长于民国时期的养正学堂内而得名。现今依然存活,在城北农贸市场内(见图1),曾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宁远三完小内的一株最高大的植被。

万寿槐:因生长于原县城万寿宫内而得名。此宫又名“三元宫庙”,是供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的道观,树已无存。但知情人中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第二棵古槐是“郴桂会馆槐”,解放后,该会馆被改作机关幼儿园,槐树约在建设县武装部时被砍掉。

城隍槐:因生长于县城隍庙内而得名,已无存。原址在民国时期被改为“中山堂”,此树在解放后还一直挺立在原庙戏台的左侧,后因遭遇破除封建迷信运动和机关设施改建,历尽波劫之后也没能幸存下来。

乡愁:空坪地,槐树下,儿时盛夏乘凉地,伙伴嬉戏游乐场; 由于古时的县城密实紧凑、市井狭小,城中可以长成的大木弥足珍贵,故而三株古槐在岁月流连中渐成古城的重要地标,并被老一辈人追忆至今。三棵古槐目前仅存其一,是见证宁远古城千年兴衰的历史物证和环境变迁的“活化石”,应当列入县城重点保护名目,切实加以保护。

1

图1:见证古城的活化石——现城北农贸市场内的“养正槐”

九 井:万寿宫井(在老教委前,曾为老城内水流最大、水质最好的井眼之一); 三元宫井(在老武装部前的槐树边,后因改扩建配套设施填埋);高家井(在青云巷内);珠子巷井(在老县邮电局职工宿舍附近,珠子巷往北正街出口处);财神庙井(在老总工会与粮食局内,仍在使用);四方井(正北门街老纺织厂附近,已填埋);筹坊井(又名扫帚井;在原老新华书店内,建新华书店门店居民楼时填埋)。爵园井(在旧军阀欧冠的宅院内)正街井(东正街卢绍梭家内)。除此之外,老县城还有原县国民政府银行内的水井等,但未计入“九井”之列,估计为民国时新开凿的不计算在内。

乡愁:冒水井,口圆方,居家天然好水源,家常里短的欢乐圈;宁远县城的古井井口多用条石围成,有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饮用及浆洗)和城市消防的双重功能。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普及自来水,原有的各井眼对居民的重要性弱化,渐渐谈出人们生活。一些井眼因长期不用被封盖(如四方井),或在历次大规模市政及城建改造中被填埋。目前,仅有编号为3、4、5、9的井眼仍能找到或还在发挥对居民生产生活的保障作用。

十八巷:1、青云巷;2、珠子巷;3、八百春巷;4、杨家园巷;5、四方井巷;6、李子园巷;7、箭厂坪巷; 8、凌角塘巷;9、游驾巷(传说舜帝南巡时曾游此巷而得名,已拆毁);10、唐家弄巷;11、何家巷;12、赵家门楼巷;13、文家门楼巷;14、钟家门楼巷;15、邱家园巷;16、张家园巷;17、爵园巷、18、高家井巷。 

但依据民国三十一年的《宁远县城详图》来看,与知情者的口述有出入;经观察地图并结合实地踏查后,可基本判定为城内十巷:即珠子巷、青云巷、八百春巷、杨家园巷、四方井巷、箭厂坪巷、凌角塘巷、财神巷、西门巷、胡家巷等;城外八巷,即从城北(沿五间铺、十字街和北门外街两边共四个)绕城东(共两个)到城南(泠江河南岸共两个)分别为:北门何家巷、欧家巷、肖家巷、田家巷、(东门)跳跳石陈家巷、樊家巷、南门何家巷、刘家巷。

乡愁:长巷子,夯把宽,远方来客走迷宫,记忆深处是家园。古城的巷道一般都是很狭窄且弯延的,外人擅入其中往往会迷失方向,如城北的珠子巷等。如今,城内十八巷中的前1-8巷,仍能在内环路内的老居民区找到其踪迹,(见图2中幸存的老宅和残留在老屋门头的旧门牌)。其他十个巷子或因大规模城市改建而易容,或因原居民持续拆旧建新而消亡,已有一大半的巷道无从找寻;仅留存在年过七旬、为数不多的部分老县民记忆当中。

图2:宁远古城“十八巷”的残留痕迹——幸存的老宅和街巷门牌

图2:宁远古城“十八巷”的残留痕迹——幸存的老宅和街巷门牌

两磴(阶)半:第一磴(阶)在现北正街与西门街交汇处(原老照像馆门前侧面);第二磴(阶)在府正街门口,向南开口,正对九疑山方向;半磴(阶)在原万寿宫门前,朝向东南。“两磴半”皆已无存。

乡愁:青石板,溜溜光,踩在脚下凉脚板,记在心头永不忘。宁远古城的规划非常讲究。城内主街和巷道的地面皆由青石板铺成,而且基本处在一个水平面上,相当平坦。据老人们回忆:民国时期,在县城里生活的孩子即使没有鞋穿,只要不出城,一年四季都可以赤脚踩在石板上,不会磕脚。至于为什么有两磴半的高差(每一阶高约半尺)?笔者推测,极可能是基于城区排污排水和防止内涝的设计使然。正是因为有这个“两磴半”的设计,据说老县城里数百年以来未遭特大洪水漫灌,尽管滔滔泠江就在城边。由此可见,宁远先民在城建规划上显示出来的高超智慧和施工水平。

城市架构

过去的宁远县城是以今天内环路路基为城墙基础,四面修筑城垣而形成周长6207尺、墙高9.6—11.7尺、女墙高5.4尺、墙厚6.6-12尺,面积约0.3平方公里的椭圆形古城郭(1958年被全部拆除,城基变成环城公路,即今天的内环路)。据老辈人回忆:原城墙为条石和块石垒筑,不算高耸,但很坚固,主要是因为巧妙地借助了地势和自然环境而形成完整的体系。即城的东、南、西、北四面分别运用与东门樊家跳跳石村相邻的大水渠和宽阔的泠江河作天险;以与西郊村相隔的田畴和灌渠为屏障,以及北面隔洞村、欧村和肖村相邻的大片沟壑、水田和鱼塘为阻隔,形成四面环围的堑壕和护城河(清代县志记载:在咸丰年间,除泠江河外,宁远护城河宽达一丈、深达六尺,但至光绪年间又逐渐淤塞变窄。到了民国时期就已有大半变成水沟了),从而构筑成了一个深沟高垒、易守难攻的古城防架构。值得注意的是,宁远古城竟与国内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城防体系是相似的!如福建的漳州古城(如组图3)。

图3:宁远古城(1942年制)和与之极相似的漳州古城格局图

图3:宁远古城(1942年制)和与之极相似的漳州古城格局图

虽然整个古城看似封闭,但实际上与外界的连通却并不繁难。全古城总计有八条城门(一说有九条)可以进出,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绘制的《宁远县城详图》上看,分别为:西城门(原防疫站,西门街西端与内环路相交处)、小西门(珠子巷西北出口)、北城门(北门内街出口)、小北门(现工业品市场北出口)、东城门(通往东门外街处)、南城门(面向九嶷山,正对南门“七七桥”,见图4,原建有状元楼,在今丁字街对泠江河的出口处)、新南门(原中正街正南出口)和小南门(即文化门,宁远文庙至五拱桥附近)等。总共有六道城门上建有木构青瓦的望楼和敌楼,形成数个可以遥相呼应、交叉支援的县城制高点,以便相互联络侧应,适时应对城内外的各种突发事件:平时用于消防观察和宵禁,战时用于联络预警和指挥调度;如在抗战时期,六个城楼就都是防空观察哨。

图4:丝毫不逊湘西凤凰的宁远古城南门桥及南城水岸(廖东望绘)

图4:丝毫不逊湘西凤凰的宁远古城南门桥及南城水岸(廖东望绘)

考查中,笔者还发现,宁远古城的城内交通及管理构局也是经过科学设计的。县城的基本构架为:以东门内街、府正(前)街、丁字街、北门街,北门内街、西门街、文化街、长春街和中正街为主街道,形成多条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交通骨架,将整个县城分隔成多个类似“井”字形的区块,然后每个区块再通过1-2条巷道,将各区块分割成若干居民区,即成类似于今天的城镇“社区网格”,十分方便当时的县政府及城关镇对全城进行管理。

留给今人的一点启示

查阅地方志才知道:“宁远县”的名称来源和现址城建皆始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0-968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可以说是几度沧海桑田、几番兴衰存废。而今,老城内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古迹,仅有始建于宋的宁远文庙和建于明清时期的“濂溪祠”、“节孝坊”三处,而且都是官方意味很凝重的建筑,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风韵。相对而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三槐九井十八巷”、城隍庙、万寿宫、状元楼(城楼)、古街、古井等更能体现宁远古城文脉、贴近大众生活、连接古今地气的建筑和古迹,却没有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修复。而是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拆墙筑路”、破除封建迷信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浩劫中变成了瓦砾,灰飞烟灭。硕果仅存的古街坊—丁字街,也因今人的粗陋和浅识,被改(修)成了败笔!着实让人扼腕叹息!

近来,欣闻县委、县政府将启动为宁远县城申报省至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作为承载“舜德文明”数千载的乡土和继承中华孔孟儒学道统的千年古城,应当适时而动,有所作为。亦当乘此东风,大力挖掘和探寻本土古文化根源,尽可能原汁原味地恢复或重建古城中有代表性的城楼(参见图5)、街巷、古井和其他公用设施(如城隍庙)等,以大力提升旧城的人文品味和历史底蕴,抚慰人们心中即将逝去的乡愁,启发今人将文明薪火相传,使其长盛不衰,而无愧于宁远“历史文化名城”的响亮称号!(黄斌 童一飞)

图5:宁远古城复建可参照的广西古城楼和城墙

图5:宁远古城复建可参照的广西古城楼和城墙

附注:“三槐九井十八巷”由刘觉英、刘紫竹等多位七旬老者口述,笔者再根据查阅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比对证实之后,综合整理而来。


(网络编辑:蒋莉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