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应流集团董事长杜应流: 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奋力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王红茹)作为企业界人士,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应流集团董事长杜应流表示,“高质量发展”既是应对外部挑战,更能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要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撕掉“世界工厂”低端制造标签,摆脱对西方先进科技的依赖,成为国际市场高端产业中强有力的竞争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应流集团董事长杜应流。.JPG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应流集团董事长杜应流

杜应流结合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向记者谈了两点看法。首先,要围绕国家需求,突破核心技术,补短板,上高端,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2013年以来,安徽应流集团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始终坚定围绕国家重大装备和军民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主攻核能、航空两大高端产业方向。在核能核电领域,突破核电站核岛五种关键核心部件首台套国产化,并且迅速实现批量生产,解决了我国华龙一号、CAP1000、CAP1400核电建设和一带一路核电项目“卡脖子”问题。中子吸收材料、伽玛射线屏蔽材料也完全实现替代进口,打破国外垄断,突破了民用核电站以及国防装备高效核屏蔽材料的瓶颈。在航空两机领域,安徽应流集团参与国家两机专项,研制国产商用大飞机发动机高温部件,用于大型运输机的自主研发国产航空发动机多个品种高温叶片进入量产。所有这些,都是贯彻党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安全作出了贡献。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GE等国际巨头从技术封锁转向寻求合作,推动产业迈向世界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行业产业链制高点。

其次,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体制,形成合力,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的主力军。与过去相比,科技研发投入的内涵也发生较大变化,从以产品开发设计为主,转化为基础应用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产品开发设计和产业化平台建设的“一条龙”创新链条。这些年,安徽应流集团科技创新投入主要方向就在技术引进和人才引进、研制研发、研发生产装备等固定资产投入三个方面。他们利用民营企业体制优势,采用各种灵活方式,引进设备、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先后引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团队近百人,花费近4亿美元,从美国、欧洲引进国际一流设备20多台套。建成国际领先的单晶叶片生产线,建成国内第一条核屏蔽材料生产线。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为发展高精尖产品、迈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既是市场主体、创新主体,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支持。我们得到国家强基工程、国家能源装备创新工程专项的支持,更是得到安徽省出台的‘三重一创’系列政策的支持,体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思路。”杜应流说,中国进入科技创新爆发期,正在改变世界科技创新格局,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作为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民营企业,要贯彻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部署,以产业发展牵引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当好科技创新的带头兵,写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蒋莉莉)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