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徐州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集聚创新“最强大脑”,推进跨越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姚冬琴|全国两会现场报道

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40亿元,新晋县域经济“千亿俱乐部”,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82亿元,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0位。

铜山区主要经济指标位列苏北第一。制造业一直是铜山区的经济支柱,铜山工业总产值占徐州市的1/4,占苏北五市的1/9。

铜山区将如何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就此话题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铜山区委书记、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维峰。

12

《中国经济周刊》: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提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铜山区如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王维峰:制造业一直是铜山区的经济支柱。在发展上我们确立“工业立区、产业强区”鲜明导向。

一是聚焦重点产业求突破。壮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瞄准和卡位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上不面面俱到,而是立足铜山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技术等,重点发展“一特三主”产业,即安全科技产业,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及核心零部件。

在传统产业方面,铜山是个工业老区,传统产业比较多,但传统产业不是夕阳产业。比如说,钢铁产业要从普通的钢向特钢和精钢转变。到2020年,区内特钢和精钢比重要达到80%。

二是加速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瞄准产业链高端招大引强,去年我们招引了电子信息、汽车、大数据等产业领域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6个,建设总投资1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与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与标准化研究所建设50亿元的智能传感器生产基地,引进建设华录淮海数据湖和软通动力创新综合体,打造辐射淮海、影响全国的城市数据湖全球样板。另一方面,牢牢把握智能制造和产业前沿,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推进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车间。

到2020年,我们将形成3个500亿元以上的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建成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三是全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切实压降实体经济成本的同时,我们在技术基金上加快合作,基本做到发展一个重点产业、组建一支基金保障。我们先后设立了50亿元的安全产业发展基金、3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3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10亿元的装备式住宅产业发展基金。

《中国经济周刊》: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推动科技创新、吸引人才、鼓励企业创新方面有什么举措?

王维峰:3月7日,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集聚高端资源、发展高新产业是高新区的天然使命。

近年来,徐州高新区立足“高”“新”发展,综合实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去年位居全国国家高新区第49位,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居第43名。

我们在推进科技创新、吸引人才方面的主要举措是:

一是强化完善政策支持。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和创新驱动走势,制定了一整套吸引人才、推动创新的政策意见,着力构建“产业+企业+平台+高校+人才+金融+政策”的创新生态体系。特别是围绕集聚创新“最强大脑”,去年在徐州率先出台高层次产业人才32条新政,对于诺贝尔奖得主等顶尖人才最高给予5000万元到1亿元的项目资助。

二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当前推进科技创新,不光看自有创新资源的多寡,更要看有没有集聚创新资源的平台载体,形成集聚资源的“强磁场”。在这方面,我们重点建设徐州科技创新谷、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三个重点平台,初步形成吸引高端人才、集高端资源、孵化先进技术、催生高新产业的高地效应。

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创新政策、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骨干企业普遍建立“一站两院三中心”,实现了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目前高新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3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超过60%。

四是强化推进协同创新。针对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实情,我们大力开展协同创新,深入对接京沪、徐兰铁路沿线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高新区企业已与10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校企联盟60多个、研究生工作站20多家。

《中国经济周刊》:以铜山区为例,苏北地区如何抓住后发优势,后来居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绿色发展?

王维峰:在全省发展格局中,苏北是洼地,要实现洼地崛起,亦步亦趋、跟随发展没有出路,只会一直处于被动落后局面。关键要研究透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找准突破点、抓住关键点,坚定不移一直做下去,直至做出成效。铜山虽然主要经济指标苏北第一、全省前十,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还处在洼地跨越发展阶段。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持之以恒地推进六个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铜山。

一是立足功能区划,全面融入中心城市建设。坚持从环绕徐州主城区的区位特点出发,把铜山作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板块和最大容量空间,推动各板块积极融入新老城区发展,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功能设施,繁荣城乡经济,加快建设徐州南部主城区、商业第一副中心,打造近悦远来的现代铜山。

二是立足夯实根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仍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期出发,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重点发展安全科技、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一特三主”产业,加快发展大数据、大健康、大文旅和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力建设徐州科技创新谷、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三大创新平台,形成集聚创新“最强大脑”。发挥徐州高新区主阵地作用,建设全国30强。

三是立足三农实际,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还有40%居民生活在乡村的实际,按照“五个振兴”要求,加速要素向农村流动,构建“一带三区二十园”现代农业布局,建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抓好“双强”带头人队伍建设,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四是立足民生短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避免经济落后,民生更落后的局面。全面落实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清单,办好民生实事,打好“三大攻坚战”,决不要污染的GDP,守住绿色铜山红线,兜住民生幸福底线,努力让现代化生活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放大“长安杯”成效,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全区人民都洋溢“最美笑容”。

五是立足奋斗豪情,集聚跨越发展合力。落后需要奋斗,跨越更需豪情。坚持从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实际出发,弘扬“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淮海战役精神,凝聚起加快发展、跨越赶超强大合力。围绕高质量发展,聚力抓项目、转作风、促发展,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尽快展现“强富美高”新铜山的现实模样。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