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推动高质量发展,看看各省份怎么干?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各省份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高质量发展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一起看看各省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都有哪些规划?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周琦︱综合整理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1期)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各省份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高质量发展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一起看看各省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都有哪些规划?

北京

“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是北京的发展空间,“四个服务”水平提升是各项措施的总纲领。要在减量发展中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形成更合理的城市功能布局、更高水平的基础设施体系、更高效的土地利用效率和更集约的公共服务。

天津

围绕“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以发展智能科技产业为主攻方向,积极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守护好京津冀之“肾”。

河北

实施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和一系列配套举措,建设好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制造业、消费品、服务业等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创造河北品牌;加力落实“1+18”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政策体系。

山西

明确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和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三大目标,计划用5年时间打好转型发展基础,彰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内蒙古

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煤电、煤化一体化比重达到90%以上;建成自治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设立协同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停止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矿山企业开采勘探活动,制定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辽宁

统筹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各领域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全面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完成“僵尸企业”处置任务的三分之二。持续净化政治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美化生态环境,努力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份。

吉林

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全力提升开放水平。推进“只跑一次”改革,推行一个厅、一张网、一枚章、一个窗口高效办事模式。紧扣提升营商环境,开展务实活动。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黑龙江

继续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以良好生态和独特冰雪资源为省内外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继续推动旅游养老健康体育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

上海

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长三角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一是规划对接;二是战略协同;三是专题合作,从整体上提高长三角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四是市场统一;五是完善机制,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决策水平。

江苏

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为全国发展探路”要求,就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最核心的是创新驱动,最主要的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迫切的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工作落实中要强化考核导向、政策支持、标准引领、人才支撑、环境营造。

浙江

全省正在合力打造改革发展的“七张名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民营经济新活力、推进“互联网+”科技创新、加快绿色发展、做强开放大港、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龙头撬动其他领域改革。

安徽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着力打造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产业创新引领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制度创新先行区,构建完善的省域创新网络体系。

福建

始终践行“马上就办”工作作风,积极推进“数字福建”建设,持续提升政府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产业优”,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先进制造业大省和质量强省,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江西

坚持以高质量创新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转换发展动能,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全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保护好“五河一湖一江”。

山东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来实现腾笼换鸟。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的智慧化、智能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围绕着这“四新”“四化”项目组成十大产业集群。

河南

继续“打好四张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引进和扶持创新型企业、人才、平台和机构,米字形高铁路网将进一步成形,争取中原城市群成为国家级城市群。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将中小城市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

湖北

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提高政府效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当好“施工队长”,推动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示范项目由“盆景”变成“风景”;建立改革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限清单。

湖南

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龙头,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军民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创建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和长株潭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大力支持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

广东

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把粤东、粤西打造成新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规划方案预计会很快出台。

广西

“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中央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海南

加快推动12个重点产业成形成势,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加快完善路网、光网、电网、气网、水网“五网”基础设施。担当起改革开放排头兵、试验田的海南责任,建设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为国际化的经济特区。

重庆

要拓展开放通道,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重庆)、“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班列等通道作用,提高通关智能化、便利化水平;推进两江新区、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按照高质量要求加强招商引资,培育引进一批优强企业。

四川

确保国家赋予四川的先行先试改革任务圆满完成;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结合取得重大成效;全面提升区域、企业、产业的竞争力,将成德绵改革创新试验区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创新中心。

贵州

以实施“双千工程”为抓手增添发展动能,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以降成本为重点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跨越发展,实现企业脱胎换骨、裂变发展;通过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释放改革红利。

云南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动能上有新突破,加快集聚一批高效益、高技术、高成长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积极主动参与中缅、中老、中越经济走廊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澜湄合作机制建设。

西藏

正确处理好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等“十三对”关系,围绕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建立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发展的基础上,确保西藏的发展不仅是GDP的增长,更要惠及民生、绿色发展。

陕西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做实做强实体经济,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壮大汽车、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产业;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甘肃

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定贫困人口,切实提高脱贫质量,以更加过硬的作风向贫困发起总攻,举全省之力打赢这场硬仗。全力补齐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短板,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青海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完善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财政、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等政策,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宁夏

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聚焦环保突出问题,出台28条硬措施;坚持保护优先、源头减负,设沿黄生态经济带,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河长制,综合整治贺兰山、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新疆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认真落实国家“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未列入内。)

--------------------------------------------------------------------------------------

《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1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1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张芳超)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