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北京市海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黄宇清:科技进步为肿瘤诊疗带来巨大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银昕) 3月15日,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举办“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两会主题圆桌会。二十多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医疗领域知名专家和企业家等出席圆桌会,围绕科技创新与国民健康这一话题深入交流。北京市海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黄宇清参加会议并就科技、健康与高品质生活的话题发表了观点。

黄宇清

黄宇清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黄宇清表示,作为医务工作者,她感受特别深刻的是科技发展和健康发展。“外科大夫接触更多的是偏早期的肿瘤,早期肿瘤如果能够很早的发现和治疗,就能够让病人获得非常长期的生存。虽然现在更多像分子水平和靶向治疗技术正在把晚期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时间延长,但对早期肿瘤治疗的影响更加重大。”黄宇清说,三十多年前她还在上学的时候,对肺癌的诊断还靠X光片和断层扫描,那时候肿瘤一发现就是晚期了,很少有早期发现和做治疗的机会。现在则有薄层螺旋CT,可以很早期发现存在,通过观察关注到变化和风险,能够及时干预。

谈到与科技的结合,黄宇清表示,肿瘤的诊断一直都是一个难题,“一个微小的结节,发现以后怎么判断它是不是肿瘤,是不是该做手术?每个人碰到的时候都很困扰。经验丰富的临床大夫会给出更准确的建议和理解,但绝大多数基层医生和临床大夫第一次拿到检测报告的时候,都不能特别准确的给予一个答案。”而人工智能中的影像技术可以帮到这个忙。黄宇清说,前一段时间她参与过一个人工智能项目,可介入肺癌的诊治,“一个薄层CT几百张,医生阅读会花很长时间,人工智能用非常短的时间挑出来,医生再通过位置、形态特征、密度各方面表现给你一个大概诊断建议。这时候外科大夫便能够把病变拿下来,通过病理验证积累经验,得知什么样的病灶恶性风险更高。”黄宇清认为,今后在病理诊断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诊断方面更加精准以及给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建议。

众所周知,胸部肿瘤在治疗过程当中是要开胸的,尤其是早期肿瘤,“这么小的病变要做这么大的创伤干预它,对病人生活质量后续影响非常大。”黄宇清说,近二十年来胸部微创技术从早诊断到治疗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以非常微小的创伤,打一到两个孔,可以把局部乃至全肺都切除下来,对病人整体生活质量是非常大的提高。

此外,在精准切除方面,如何以更高的效率、更小的创伤给病人带来更长期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也是黄宇清所关注的问题。“非常小的原位癌,当我们通过前期临床定期观察及其他辅助检验,认为它是一个高度可疑的恶性肿瘤,可以做一个切除,手术过程当中就能冰冻并进行检测,知道它的来源,如果恶性程度不太高的肿瘤就可以及时做相应处理;即便是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可以及时在一次手术当中,把需要做的根治术做得很好。这些都是早期治疗带来的新的技术。”黄宇清说。

黄宇清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工作,该院附近聚集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很多高科技产业。在黄宇清看来,设备并不都是进口的就一定比自己的好。“以微创手术为例,如何做得更精准,怎么把病变所在引流区域切得更精细,我们用荧光技术显像,荧光显像剂可以很好的显清楚,给予外科医生更好的指导。这类设备我们体验了很多家,最近用到一台海外归国创业人才带来的国产设备,显像效果非常好。”黄宇清表示,她特别希望高科技产业能很好的介入医疗行业,给包括诊断、治疗、手术,病人术后康复和远期生活方式在内的每一个环节带来更大的帮助。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