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2018年美国会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如今,距离理查德·尼克松时代美国原油日产量1000万桶已过去近50年,美国的原油日产量即将重回千万桶级别。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6期)

2018年美国会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14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2018年1月29日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2018年1月29日

如今,距离理查德·尼克松时代美国原油日产量1000万桶已过去近50年,美国的原油日产量即将重回千万桶级别。据预测,到2018年年底,美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另外,随着水力压裂法(页岩油的一种开采方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美国对页岩油的迷恋更为疯狂,众多石油集团也从中获利。2017年10月,美国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降至250万桶/日以下,为197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也正因如此,长期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首的世界能源格局或受威胁、面临洗牌。这事对他们好不好?不太好:标榜“美国优先”的外交官不再看沙特等供油国的脸色了。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方面,成员国在制定统一的产油指标上的难度有所增加,油价下跌还恐将引发这个最大的石油卡特尔组织内部打响“价格战”。OPEC现在能做的,就是延长减产期限,以求降低页岩油的冲击。对于俄罗斯来说,该国依赖石油收入支撑在乌克兰和叙利亚的政治行动,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与沙特合作维持原油低产。但是,如果OPEC减产以维持油价,那么预计页岩油生厂商会趁机加大产量,夺取前者的市场份额。

【全球化不可逆,莫要自扫门前雪】

达沃斯论坛过后,如何补救全球化发展中的分裂因素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必须承认,在对抗危险区域国家兴起和诸如ISIS等恐怖组织方面,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因此欧盟方面有必要将权力下放给其成员国,让各国政府能更好地进行边界管理、严格执行贸易协定、增加国防支出等。而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说,他要认识到,全球化不是选择而是客观现实,美国也许能以极高的代价闭关锁国、禁止人员和贸易往来,但却无法在电脑病毒、生物病毒、温室气体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中独善其身。

【军事机器人可不是闹着玩的】

把赋予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用于军事可是相当危险的,会带来道德、法律、政策和实际应用上的一系列问题,甚至关乎人类存亡。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会议上也就致命武器进行过讨论,并呼吁彻底禁止开发和利用“杀手机器人”。这种自动化武器包括选择性瞄准的导弹,以及拥有认知技能的、可决定对谁、何时以及如何作战的机器,一旦被使用,要想确定对其合理的控制程度可就棘手了。测试智能武器的可靠性也不现实,会思考的机器可能“反测试”。

【如何看待21世纪的言论自由?】

在21世纪,传播思想并发展读者不再受过去昂贵的、集中式的广播工具所限制,而是取决于获取关注的能力,比如数字平台脸书、谷歌和推特便是汇聚流量的佼佼者。人们能体验到各种推送,但这些推送却是大数据算法之下的、有针对性的消息和广告,颇有些私人定制的意味。参与公共讨论太容易了,但背后的闲言碎语更是阻挡不住。所以如今的新闻审查不再压制言论,而是依靠信任和关注度了,但真相又容易淹没在漫天的假消息中,我们甚至很难定位到底有多少人看到了错误的言论,辟谣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

编译:牛绮思

----------------------------------------------------------------------------------

《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6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6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