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十二五”以来全国31个省份财力贡献排名

《中国经济周刊》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推出“十二五”以来(2011—2016 年)全国31个省份财力贡献排名。但财力贡献的排名不能等于各地区对国家的贡献排名,同时,并不能认为排名靠后且需要中央大额补助的省份,其债务压力就大,或者隐性债务比重就高。

fm

《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期封面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期)

近日,有文章称,中国有25个省份在负债,只有6省1市在赚钱,从2014年到2016年,25省份合计的财政缺口从31927亿元上升到48134亿元,文章由此提出6省1市究竟有无能力补上财政缺口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认为,这实质上是在分析省级行政区与中央财政之间的关系。这些文章,在逻辑上存在不少似是而非的地方;其分析的大体结论,在财政界业内本来属于常识性内容,但在不熟悉这一领域的社会大众中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中国经济周刊》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推出“十二五”以来(2011—2016 年)全国31个省份财力贡献排名。该排名通过2011—2016 年全国31 个省份的相关经济数据,计算得出31个省份的财力贡献情况。

结果显示,“十二五”以来,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福建、辽宁等9 省份对国家财政有财力贡献。

汪德华分析说,财力贡献的排名不能等于各地区对国家的贡献排名,同时,并不能认为排名靠后且需要中央大额补助的省份,其债务压力就大,或者隐性债务比重就高。“排名靠后并非意味着当地存在巨大财力缺口,并非意味着当地财政运转出现问题,现行财政体制有明确的制度约束为排名靠后的省份提供财力保障,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改革方向,还有可能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其补助的力度。”

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正是这项制度的实施,在促进我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