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江苏 > 正文

丁辉,一位用画笔抒写乡情故土的民俗画家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刘照普) 日前,作为江苏沛县民俗画院院长的丁辉,其画作频出,多次办展,其画展引起当地百姓共鸣和感动。他长期致力于乡土画创作,其作品记录下的土地,每一问世,引起轰动,有人评价称,丁辉画作为大家留住儿时的记忆,留住曾经的家园情结和古沛印象。

江苏沛县乡土画家丁辉

江苏沛县乡土画家丁辉

丁辉,字入木,江苏沛县安国镇前丁庄人,沛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漫画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高级院士,沛县民俗画院院长,江苏华恒昌集团书画传播中心特聘专职书画家。

江苏沛县,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汉文化发源地,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文化蕴藏丰厚。民间趣事、节令岁守、传统武术、婚丧嫁娶等等不一而足,然而,随着岁月流逝,推土机的轰鸣,城乡社会加速变迁,诸多民俗文化已渐行渐远,其消逝之快令人始料未及。  

丁辉长期致力于汉文化的研究剖析,善于发现和挖掘尽乎失传的汉文化传统艺术,更善于用特殊笔墨将家乡的风土人情以长卷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他总是强调说:“要是不把老沛县的那些古往今来、角角落落的故事和遗存画下来存下来,就对不起生我养我的家乡和土地。”他的创作初衷是:“我创作民俗长卷,不为名利,只为尽责,引起共鸣,通过抛砖引玉,为大家留住儿时的记忆,留住曾经的家园情结和古沛印象。” 

丁辉画作之沛县民俗拜堂

丁辉画作之沛县民俗拜堂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丁辉的漫画作品先后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发表1500余幅。2000年开始国画创作,20余次荣获相关奖项。其中《中国历代盖世英雄》、《一群小脚探深山》等获江苏省五星工程银奖;《西部净土》、《苏公登云龙山》等获徐州市书画大赛金奖。2003年开始进行长卷创作,内容涉及人物走兽、山石树木、刀叉剑戟等多个领域。其中《中国历代武人图》长卷共绘成300卷,长3500米,从盘古开天地,到清未霍元甲,中华史书上有名有姓的武人一个不落,全入长卷作品中。另创作《泰山松》、《曲阜柏》、《皖南印象》、《蛇的王国》、《千狗图》等长卷若干。

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文化的统称。作为一种群众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不同朝代、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都极其注重对其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以期探求其发展传承与社会功能,从而塑造民众品格,增强价值认同,凝聚民族精神,振兴一方水土。丁辉的《沛县民俗画卷》集中反映了江苏沛县及其周边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民俗事象,共涉及十二个方面的内容:民间童年趣事、民间节令岁守、民间五花八门、民间文化娱乐、民间传统技艺、民间婚庆喜事、民间丧葬事宜、民间武术器械、民间狩猎捕捉、民间封建迷信、民间生产生活用品、清末民初沛县风俗。作品400余幅,全长260余米。

丁辉画作之苏北民俗

丁辉画作之苏北民俗

千百年来,古沛大地的先民在汉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创造出的民俗文化灿若繁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更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于此,长于此,丰富的儿时记忆和人生经历使丁辉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成为职业画家后,他虽从事过漫画、人物、山水的创作,但画来画去,不由自主还是画回到老沛县。在他的心中,“老沛县”才是他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有评论家说,“世界那么大,只有沛县才是汉之源,即使有人画民俗长卷,也没有这么系列、这么完整、这么精细。沛县的民俗文化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因此,《沛县民俗画卷》这部带有感情色彩的长卷既不是地图陈列,也不是微缩摄影,而是将时间背景放在古沛大地千百年来的农村市井中,以情忆之、以意写之、以神韵之。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充分说明了文化遗产对于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迫切性,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开发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推动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丁辉画作之大槐树迁民图

丁辉画作之大槐树迁民图

丁辉的创作是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沛县文明的一种实际举动。无论是用录音、录像还是出书等现代文化形式,把民俗文化记录并保存下来,既可供观赏,也可供研究人员查阅资料,这是一种传承方式;培养非物质文化传经承接班人,鼓励年轻人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使非物质文化后继有人,并使其优秀部分发扬光大,这也是一种传承方式。总之,保护、挖整、抢救、宣传、申报、弘扬沛县民俗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一张让沛县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沛县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任务艰辛而光荣,这既需要我们更多的艺术家们契而不舍、矢志不渝地学习、研究、整理和挖掘,更需要相关部门乃至全社会摇旗呐喊,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让沛县民俗文化遗产唱响全国,唱向世界,并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

为更加系统全面地表现古沛大地上的风土人情、文化生活和城乡风貌。丁辉说,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并计划把“老沛县”制作成系列画集及互联网展示长廊,把一部更加完整、更加鲜活的沛县民俗画卷留给后来人!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