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去杠杆是今年经济工作“牛鼻子” 应进一步发展股权融资

文章导读: 近期,央行指出,要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今日本报将从金融系统、实体经济、房地产等三个方面如何有效控制杠杆率进行详细解读。

■本报记者傅苏颖

“无论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推动经济去杠杆’,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的‘防控金融风险’,以及最近一直强调的‘控制宏观杠杆率’,都意味着‘去杠杆’是2018年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7年第四季度例会新增了“切实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表述,强化了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基调,并增加“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回答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提及去杠杆的问题,说明宏观去杠杆与金融防风险一体相关,去杠杆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应有之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化解风险是这三年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在化解风险的同时,也要做好三个良性循环的工作。为实现良性循环,这意味着不能再朝着过去不断的提高杠杆和扩大负债来促使资产膨胀的老路“走”,要有合理的配比,负债的增加和杠杆的提升以及资产价格的维护需要有一个稳定的配比。

业内人士认为,发展股权融资,提高其在社会总融资的占比,仍是需要继续努力推进的一项改革。

赵锡军表示,“目前来看,社会融资总规模的结构不太合理,无论是从增量还是存量来看,债务性的融资都是占据了绝对性的主导地位,股权性融资仅占较小比例,债务融资属于杠杆融资,反映出当前我国通过杠杆融资的情况还是比较多。因此,未来应更多的扩大股权融资。另外,地方政府的债务当前的压力也比较大。这些在未来都需要关注。”

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份至11月份,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7个百分点,其他债务类型的融资规模合计占比进一步升逾9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5个百分点。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