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上海 > 正文

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院士工作站在沪成立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宋杰) 12月12-13日,“智能时代教育创新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外学者脑力激荡,围绕当今教育创新的中心话题展开热烈探讨,引发到场近千名教育从业人员的创新思考。当日,“脑立方”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签约合作, 并启动筹建脑立方“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院士工作站”,为脑科学应用和人工智能教育走入中小学课堂进行深入研究。为科学助力教育培训行业升级深入研究。为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提供科研支持。力争引领人工智能在教育创新领域和学习陪伴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科教机构,坐落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筹建于2008年,2012年11月通过验收正式成立。研究院聚焦空间科技、交叉前沿与先进制造、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与环境、健康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定位于开展原始创新研究,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探索科技与经济、教育、金融、文化结合的发展模式。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所陈晓东博士认为,智能机器人在教育和客户服务方面的应用正加速发展。2016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数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目前,全世界都缺少高水平的教育机器人。因此,教育创新与科技的结合是未来最好的出路。

本次论坛由内蒙古脑立方全脑应用训练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脑立方助学专项基金承办,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推动社会各界关注教育创新,引入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更多视角和路径,不断满足人们对教育的新期待和新需求。

论坛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朱为模在《只有‘动’脑,才有聪明的大脑》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创新能力、探索欲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未来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这一能力要通过科学训练和实际应用才能不断提升。

北京大学教育文化战略研究所所长王继华以“家风、家教、家庭文化建功,高贵生命气质”为主题作了报告。他提出,在飞速发展的智能时代,整个社会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和家庭建设,探索教育改革责任不仅在学校,家庭和家长也应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信息化基地首席专家戎象敏就当前相关教育政策进行解读。她说,在2017年9月1日正式颁发的«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80%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是民生工程,20%的营利性教育机构是为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论坛上,中国早期教育研究所创办者冯德全就“新时代中国特色早期教育”作了演讲。他认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场,要开展好幼儿的早教工作,就要多创建社区父母学堂、社区早教屋。

现场,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脑立方助学专项基金发起人,脑立方股份公司创始人金骏作了以“爱与梦想共筑教育之道”为题的主旨演讲。金骏从个人成长经历出发,得出“最好的教育是点亮孩子心中的爱”的结论,指出只有由心启智,打开孩子的接收系统,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就是古为今用,外为中用,用心启智探索智慧和践行的过程。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