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经济好不好,听听1495名企业家怎么说

近日,10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了,很多人又开始问了:这投资、生产、销售的增速都往下掉,中国经济到底行不行?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朱剑红 陆娅楠

编辑:牛绮思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5期)

近日,10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了,很多人又开始问了:这投资、生产、销售的增速都往下掉,中国经济到底行不行?

正好,“2017·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公布了。这是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25次全国性企业家年度跟踪调查,1495份有效问卷反映了1495名企业家对市场的真实看法,还有他们对经济趋势的基本判断。

当下经济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到底怎么样?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是对市场冷暖最敏感的群体。

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处于历史上并不多见的既不冷又不热的正常状态。

企业景气明显回升。调查显示,认为综合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家占34.4%,认为“一般”的占52%,认为“不佳”的占13.6%;认为“良好”的比“不佳”的多20.8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认为目前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业家占53.4%,为近5年来的最高值。

企业产销逐渐回暖。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的生产(服务)量比去年“增加”的企业家占32%,比2016年高了12.3个百分点;“持平”的占44.4%,“减少”的占23.6%;认为“增加”的比“减少”的多8.4个百分点,这一数据5年来首次由负转正。此外,停产、半停产企业的比重也将为近5年来最低。

基于企业景气状态的回升,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也趋于乐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家占41.5%,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比2016年上升了21.2个百分点;2017年认为宏观经济“正常”的企业家首次超过一半,为自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

不过,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市场感受也出现了分化。

从生产状态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汽车、仪器仪表等行业目前的生产状况相对较好,“超负荷生产”或“正常运作”的企业超过九成;而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非金属制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则相对较差,“停产”“半停产”的企业超过三成。

从盈利情况看,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业超过七成,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服装、造纸、非金属制品、钢铁、金属制品等行业则相对较差,超过六成的企业盈利“低于正常”。

换句话说,今年软件信息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的日子比较好过,服装、造纸等行业的日子就比较难熬了。这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采矿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前者受去产能影响,停产的企业较多,但行业盈利能力变强;后者超负荷生产的企业较多,但盈利水平较弱,证明行业集中度不高,过度竞争较严重。

45

明年钱往哪里投?

那么企业对于明年的市场怎么看?是否对行业发展有信心呢?

企业家们对明年的市场预期更乐观。认为明年经营状况会“好转”的企业家占41.9%,预计“不变”的占47.5%,预计“恶化”的占10.6%;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31.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对四季度的预计上升了5个百分点,也要高于2016年的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对明年预计较为乐观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钢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而服装行业对明年的预期相对较差,认为“恶化”的要多于认为“好转”的。

从企业最希望投资的行业也能看出企业未来投资意愿的增强。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如果目前条件成熟,您最希望投资哪个行业”时,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汽车等行业企业家投资本行业的意愿更强,而有一半的造纸和服装服饰企业不愿继续投资本行业,意欲转行。

尽管预期向好,但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少。在判断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时,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8项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71.8%)、“社保、税费负担过重”(49.7%)、“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40.4%)、“企业利润率太低”(36.3%)、“缺乏人才”(35.9%)、“资金紧张”(31.7%)、“整个行业产能过剩”(30.3%)和“企业招工困难”(21.9%)。调查发现,近年来成本上升(包括“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一直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并且今年企业家选择“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比重也明显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东部地区企业选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和“企业招工困难”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区企业;中部地区企业选择“资金紧张”和“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区企业;西部地区企业选择“企业利润率太低”和“缺乏人才”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区企业。

在成本持续上升的同时,企业的经营负担也有所加重。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相比,认为税收负担“有所减少”或“明显减少”的企业仅占18.8%,认为非税费用“有所减少”或“明显减少”的企业只有17.3%。这说明企业税费负担过重的压力尚未缓解,其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今年以来税收负担增加相对较多;东西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今年以来非税费用增加相对较多。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

2017年第4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7年第4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贾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