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十九大代表董春容:土地流转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路径

文章导读: “十九大报告给广大农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解除了后顾之忧。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培育新型农业,我们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徐豪 张燕 | 北京报道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我听到之后感到非常振奋。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欢迎的,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到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大利好政策。”十九大代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州乡建国村村支书董春容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1

董春容 (徐豪 摄

1998年,23岁的董春容大学毕业后,便扎根建国村。因为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建国村的不少耕地曾一度撂荒。2013年,董春容带领村里的能人将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通过流转聚成一大片一大片,搞起了家庭农场,粮食产量和效益都得到大幅提升。

董春容说,土地流转工作一开始很难,“我们给每个组的村民都召开村民大会,给他们解释土地流转的意义,现在尝到甜头后,大家都愿意把土地集中在一起集中生产。今年的土地流转费用是1000元一亩,在农场里面务工的话还会有别的收入。”董春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村里把闲置土地集中起来规模化经营,村民外出打工一份收入,土地流转又可以增加一份收入,如果不打工也可以进入第二三产业。

董春容所在的建国村有1600亩的茶叶,除了经济支柱产业茶叶,还种植了果树和其他经济作物,在产业和土地资源空间上相互补充。而通过流转2000多亩土地,成立家庭农场,打造了休闲旅游观光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也为村民在单纯种植业之外增加了收入。

“我们下一步会加大对茶叶的深加工,现在还只是粗加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我们要探索一条多元化的路线,比如果树、花卉等方面,改变过去只靠茶叶的单一生产方式。”董春容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但发展农业观光综合体,得有交通硬件基础设施。2008年3月,董春容带领村“两委”干部向乡政府汇报争取项目,同时动员村民集资集款、筹工投劳,修成了现在宽3米的通村公路。“现在基础设施还是跟不上,我们计划由农场筹资一部分,村民筹资一部分,再进行改进。”董春容说。

在董春容看来,土地是农村发展的根源问题,土地流转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为什么要土地流转?就是要集约化发展,发展产业多元化。”董春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单一的发展没有对资源起到整合作用,无法增加农民的收入。随着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增多,更要加强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推进乡村旅游,农旅结合。

“十九大报告给广大农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解除了后顾之忧。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培育新型农业,我们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董春容说。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