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甘肃 > 正文

甘肃嘉峪关:小康之城创建“平安和谐细胞”工程

经济网讯 嘉峪关市作为全国首批命名的24个小康城市之一,把维护好群众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遇期,创造性开展“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活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塑造格局、完善机制和激发活力三个方面走出了一条“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的新路子。

据介绍,2012年,嘉峪关市实现了全年“零命案”的新突破,“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发案得到有效遏制,刑事案件破案率和治安案件查处率均明显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自2011年起连续6年蝉联甘肃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地区称号,“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广泛推广。

嘉峪关市创造性开展“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活动。摄影 李晓梅

嘉峪关市创造性开展“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活动。摄影 李晓梅

科学统筹,塑造“平安和谐细胞”工程的创建格局

一个人身体的健康,必然来自全身所有细胞的健康,一个社会的平安和谐,必须基于每个社会单元的平安和谐。嘉峪关市社会治理局局长、综治办主任雷丽表示,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坚持“以小细胞覆盖大领域、以小平安带动大和谐”的创建思路,成立了市、区和创建单位三级组织机构,制定了创建标准,在家庭、社区、校园、医院、企业、商店、机关单位、公共交通、景区、餐饮业等十个领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活动。通过统一十大领域的创建标准,规范有序地推进了“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的进程。

在工程创建过程中,该市坚持点面结合,将每一个社会元素都作为平安和谐细胞创建的主体,在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实现创建活动的无缝隙覆盖;坚持网格联动,以社区为主网格,由社区对本辖区内平安和谐细胞创建进行评价;坚持表率引领,以酒钢(集团)公司在生产生活中推行的“平安有为”、“平安每一天”等成功实践作为典型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重点培育,以人为本,将每一个人的平安和谐作为社会细胞和谐发展的基点。

通过最大限度地将社会各方面因素纳入到“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活动中,一个“自下而上、从小到大、层层创建、逐级推动、自我完善”的平安和谐脉络逐渐形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创建格局初步显现。

截至目前,嘉峪关市共命名表彰市级“平安和谐家庭”300户,“平安和谐社区”6家,“平安和谐公共交通车辆”20辆,“平安和谐校园”2所,“平安和谐医院”6家,“平安和谐餐饮单位”15家,“平安和谐景区”1家,“平安和谐企业”5家、“平安和谐厂区”1个、“平安和谐作业区”3个、“平安和谐班组”10个;“平安和谐商店”10家,“平安和谐示范单位”10家。进而形成了有体系、有典型、有亮点的工作格局和以点带面的创建氛围。

嘉峪关市社会治理局局长、综治办主任雷丽介绍工作。 摄影 李晓梅

嘉峪关市社会治理局局长、综治办主任雷丽介绍工作。 摄影 李晓梅

发掘潜力,完善“平安和谐细胞”工程的创建机制

在配齐配强镇、社区综治副主任、专职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嘉峪关市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团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实现以社区(村)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托镇、社区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进社区、金牌调解室等工作模式,形成了以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等具有专业法律素养的专业调解队伍,形成了以网格员为主的群防群治队伍,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强化。综治各成员单位、各社区建立综治平台,开通综治E通,实现了综治工作信息化、数字化,随时掌握辖区居民矛盾纠纷受理、调处情况,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据介绍,结合社区扁平化治理管理模式,该市以规范镇、村(社区)调委会为契机,先后建立了市、镇、村(社区)、组四级人民调解组织,目前共有调委会112个,调解小组400,调解员1732名,其中119名专职调解员。在市社会矛盾大调解中心设立了市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内设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物业、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纠纷等专业调解工作室。对镇、村(社区)50个调解委员会进行了整顿和规范。

在社区网格内设网格调解小组,在村民小组设调解小组,配备调解信息员。积极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以及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的建立和运行,建立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5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8个,其中综合性调委会1个。根据国家政策执行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需要,又适时成立土地确权、棚户区改造等8个临时调委会,在全市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调解网络,创新发挥了人民调解深入一线、靠前介入、服务民生、保障有力的基础性作用。

该市突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党委、妇联、工会的职能作用,对辖区精神病人和重点青少年等不同类型特殊人群实行“三沉三实”工作措施,开展“六送”服务,做到“五步到位”,确保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扶、困有所济。突出重点人员教育管控。利用阳光康复中心,对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吸毒、邪教等重点人员,成立教育转化小组,及时签订帮教责任书, 全面核实本人及家庭实际情况,做到一人一档一册,底子清、情况明、信息准、不失控;帮教转化教育工作做到“三个结合”,同时积极拓宽渠道,做好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

面向未来,深化“平安和谐细胞”工程的创建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的深入开展,嘉峪关市今年继续深化“平安医院”、“平安景区”、“平安校园”、“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

关于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加强诊疗规范的培训学习。规范突发医疗卫生应急事件预案。从源头上做好医疗纠纷防范,化解医疗纠纷是平安医院建设的重头戏,卫计委成立了维权科,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成立了维权站,负责医疗纠风受理和协调处理。对一些争议大、处理难度大的医疗纠纷,利用社会大矛盾大调解中心都得到了成功调解。对一些争议不大的、事实清楚的,维权科与各维权站及时和患者沟通,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办理。

关于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意识,推进“生命绿灯工程”,有效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努力将各类意外伤害造成的人员伤亡降至最低程度。开通“嘉峪关校园安全”微信公众号,并建立“学校安全管理微信群”,受到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坚持做好学校安全预警工作,构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扎实开展学校安全检查,狠抓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坚持“学校安全隐患自查自改月报制度”。对11辆校车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随车督查,确保校车运行安全无事故。推进“数字化平安校园”建设,提高学校安全防范技术水平。为农村学校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购置安装了1157个视频监控摄像头,基本实现了学校视频监控设备在重点防范部位和事故易发位置的全覆盖。

关于深化“平安和谐家庭”创建,把树立新风尚、弘扬正能量、提高居民素质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软实力来抓,在全市全面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评选表彰了的“恩爱好夫妻”、“互爱好婆媳”、“孝顺好儿女”、“教子好父母”、“和睦好邻居”平安和谐家庭“五个好”评选活动,通过系列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促进了家庭和谐幸福,也更好地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嘉峪关市将理念的创新置于平安建设的首位,将“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大局考量,努力营造“六个环境”,力求通过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平安建设的新突破。(李开南)


(网络编辑:张芳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