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文化时尚 > 正文

“颜值”追求带火时尚消费

您每天花费多长时间整理仪表?每年投入多少资金护肤美容?想尝试的新品是不是层出不穷?有统计显示,中国一线城市的男性消费者每天平均花费在整理仪表上的时间长达24分钟,其中有88%的人会上网查看美容和时尚信息,这一比例比过去10年明显提高。统计数据凸显了“颜值”在当今社会里不断攀升的地位。与之相应的,是一个链条在拉长、规模在扩大、品质在升级的“颜值经济”。

产业链不断拉长

“每天我都要花半个多小时护肤,皮肤投资是很有必要的,这能使我在职场上更有信心。”在机场工作的王先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对于更多女性来说,护肤品和化妆品也早已成为消费硬支出的一部分。

相较过去,对“颜值”的追求越来越超越性别。根据咨询公司尼尔森的调查,中国女性平均护肤时间是28.3分钟/天,超过57%的女性表示有化妆习惯;男性平均护肤时长是24分钟/天,比女性仅少了5分钟不到。

欧瑞国际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的1400亿元到2016年的3332亿元,10年间中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增长了138%,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根据预测,2017年至2021年,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化妆品市场。

不仅是化妆品,整个关于“颜值”的经济链条都在不断拉长。易观智库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女性移动应用前百名中,购物、拍照美化、健康医疗占60%以上。而爱自拍的女性同样会不吝扩大消费来提升自己的颜值,据统计,2014年自拍女性在服装、护肤化妆品、美容SPA、配饰、发型方面的月平均支出合计2805元。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景俊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颜值追求是时尚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力。颜值经济从美容、服装、化妆品到修图软件、照像器材等不断扩展,催生了新的产品品类和个性化消费趋势,整个时尚产业的供给侧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消费观更新升级

怎么看待“颜值经济”的红火?

“颜值关注是人的生物性本能。”景俊美说,当然,颜值经济的红火还反映了消费主义社会的崛起。“颜值”的高低对消费者的体验和抉择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消费美色,不仅仅是在消费产品本身,也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支撑这种行为的,首先是收入的改善。麦肯锡研究提出,居民家庭年收入介于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的中产阶级家庭在消费开支上具有最佳增长潜力。当前,中国人均GDP刚刚跨过8000美元,一二线城市人均GDP多为1万至2万美元,正处于中高端消费的快速提升期。

此外,消费者的代际更新也提升了颜值消费的热度,“80后”“90后”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生活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代,消费能力与意愿也随之提升。据阿里研究院和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预测,他们的消费力将以平均14%的幅度增长,是上一代人消费力的两倍。

在景俊美看来,大众传播也对“颜值经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杂志、电视和电影对于俊男美女形象的塑造和推广,进一步强化了‘颜值’的概念。网络直播、VR技术、网红的全面袭来,更是将这种趋势推到一种极致。”她说。

品牌战愈演愈烈

稍微留心当下的化妆品品类,人们便会发现,在“美白”“防晒”等传统功能之外,许多品牌开始针对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群,推出一些具有解压功效的香氛、沐浴产品。而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大路货”和传统品牌之外,许多“小而美”的产品逐渐脱颖而出,受到一些消费者的喜爱。

以某品牌的头发吹风机为例,因为加入了独家科技元素,产品价格足以超出普通价格的10倍之多。市场变化的背后则是各路科研与资本力量的激烈角逐。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国的“颜值经济”发展很快,但还谈不上特别成熟。核心科技欠缺、渠道忠诚度较低、品牌建设不足成为较大的阻碍。在巨大的市场与激烈的竞争面前,练好内功是供给升级的关键。

以研发投入为例,有业内人士表示,国际化妆品巨头每年的研发经费在10亿元以上,而中国化妆品行业格局较为分散,在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方面还需要更多投入。

景俊美认为,“颜值经济”将会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去面对它。其中一点就是积极倡导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严谨专注,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