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郑必坚:“一带一路”合作应成为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的强劲动力

郑必坚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徐豪) 9月19日,由人民日报社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共同举办的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敦煌开幕,本届论坛以“命运共同体、合作新格局”为主题,邀请了全球126个国家、265家国际主流媒体的知名媒体人参加本届论坛,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媒体交流与合作。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学术会员会主任、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郑必坚表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阶段,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由此而来的应运而生的就是“一带一路”倡议。世界经济发展长周期带来的重心转移意味着共同和平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将同发达国家一道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一带一路”与世界而言,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正在由海洋经济全球化迈向海陆经济全面打通。

郑必坚表示,以政策沟通、道路沟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为特点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包括今天我们这个论坛所要共商的媒体合作,应当成为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强劲动力和重要标志。

以下是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学术会员会主任、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的致辞全文实录:

尊敬的张平副委员长、林书记,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首先热烈祝贺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敦煌举行。在这里我愿以“一带一路”历史命运为题谈以下三点看法:

一、经济群策化进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终结或者是逆转,而是意味着当前这一论经济全球化经过近40年的发展,正呼唤一个重大转折点的到来。这就是“一带一路”宏大构想得以应运而生的历史起点。发展上一个世纪70年代这一轮经济全球化距今40年,40年经济全球化、40年经济大发展,40年经济全球化、40年问题大积累,这就叫做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事情就是这,当年由美国启动的这轮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它又确实带有明显的缺陷,诸多问题今天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统统暴露以至爆发出来,而且影响基于世界。

我们清醒看到,世界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向何出去的十字路口,面前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在本国优先的口号之下,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找出路,这是一条利益全球化的路线,显然不是出路。另一条路线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之下,通过社会生产力,包括生产力的存量和生产力创新的合理布局、通过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合理结合、通过全球治理优化和经济政治秩序的合理系统改革。这里说的是三个通过,这一整套三通过,深化利益汇合点,共同构建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全方位的利益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阶段。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所说的“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由此而来的应运而生的就是“一带一路”倡议。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二、世界经济发展长周期带来的重心转移意味着共同和平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将同发达国家一道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这又是“一带一路”宏大构想应运而兴的历史条件。“一带一路”提出不到4年,已经获得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参与。不仅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一带一路”的支点。而且一些发达国家也积极参与,这种盛况由何而来?考察一下当今世界经济变动的总图景就可以理解了。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呈现了一方面发达经济体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共同和平崛起的现象。而且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已经快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16年已经达到80%。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金砖+”构想还将推动发展中经济体在南南合作中进一步加快发展。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就意味着21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将有可能有第二个、第三个以至于第四个十年,在世界经济长周期、大变动的进程当中进一步激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说世界经济长周期、大变动进程当中的新动能应当是这样子,既包括发展中经济体的大发展,也包括发达经济体的再发展。总之“一带一路”的宏大构想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通过长周期、通过新动能、通过大变动,并且通过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新协调,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阶段。这是第二点。

三、“一带一路”宏大构想的基本历史特点在哪里?我认为就中国国内而言,标志着中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出现一个新一轮的联动发展。就世界而言,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正在由海洋经济全球化迈向海陆经济全面打通,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海陆经济全球新经济。过去的经济全球化基本上都是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是海洋经济的全球化。现在不一样了,内陆经济打开“一带一路”的奋斗当中,以巨大体量成为全球化又一方面主体。“一带一路”整合了集装箱海域、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空运、互联网、现代网络金融产品等等新老工具全方位打通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从而全面带动中国东、中、西部的经济跃升,带动欧亚大陆从东到西,直到连通非洲、美洲的经济大陆合作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的最大历史特点就在这里,“一带一路”提出之初有人把它说成是中国过剩产能的转移,有的人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有人称之为新殖民主义,排斥、欧洲、美国。所有这些言论都以南北对立冲突占住狭隘思维看问题,而没有理解“一带一路”宏大构想的本质是合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时代潮流而提出的合作共建、战略共享。

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进入全球化这件大事绝非轻而易举,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应对种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由此而决定了一定要把事情变成自己力量,包括生产力、国防力、文化力不断加强的基点之上。同时也决定了,一定要发展国际合作,就是国际范围的长期合作。

总而言之,以政策沟通、道路沟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为特点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包括今天我们这个论坛所要共商的媒体合作,应当成为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强劲动力和重要标志。就讲以上三点,谢谢各位!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