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甘肃 > 正文

甘肃定西:整合基层政法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经济网讯 9月12日,甘肃定西市政法委书记张懿笃表示,五年来,定西市着力推进平安定西、法治定西建设,积极服务保障经济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据悉,该市共有23个集体、41名个人受到中央和省级表彰奖励。其中,该市陇西县公安局被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荣誉称号。

探索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两个全员参与”机制

据介绍,自2013年起,定西市综治委在总结以往农村社会服务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研、试验、探索、完善,大力推广“两个全员参与”机制。此举拓宽规范治理方式,按照规范机构设置、建设标准、进驻事项、制度建设、运行模式“五个规范”要求,将农村土地流转、矛盾纠纷调处、计划生育、民政救济、劳动保障等10大类40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窗口服务内容,确保受理事项都按程序办理,在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立民事代办点,推进乡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同时,着力提升社会治理实效,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基层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向末端延伸,初步构建起了“纵横交织、条块融合、以块为主、全覆盖、无缝隙”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城乡管理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水平。  

探索建立维稳工作长效机制

该市政法工作坚持从源头预防入手,着眼于从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转变,从应急式维稳、摆平式维稳向源头维稳、长效维稳转变,探索建立健全维稳工作长效机制。一是扎实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即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二是建立特殊敏感时期维稳“五项机制”。探索建立了社会治安联合巡逻防控机制、维稳形势日分析研判和零报告机制、重点信访人员动态教育管控机制、蹲点驻守督导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五项机制”,确保全市未发生重特大恶性案件,确保了社会大局的持续和谐稳定。

探索合力攻坚化解矛盾纠纷的联动协调机制

据介绍,在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联动协调机制方面,定西政法的经验是:一是探索推进“1+6”工作法。通过积极整合基层政法资源,由乡镇党委统筹协调,整合乡镇综治办、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村委会(社区)、“双联”单位六支队伍力量,综合运用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信访听证等多种渠道,从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入手,加强各类矛盾信息的汇集分析研判,着手将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抓早抓小抓苗头,从源头上化解处理矛盾纠纷,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是在借鉴枫桥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两所一庭协作、政法机关联动”三项制度。由乡镇党委牵头抓总,从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检察室抽调精干力量,按照各自部门工作职责,结合乡镇日常工作,强化协调联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紧密、运行规范的大调解网络,加大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下降、信访案件下降、刑事发案下降的目标。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进一步规范诉前司法确认程序,把信访工作与诉前司法确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了人民调解与诉前司法确认的有效对接。

提升农村群众法治观念

如何提升农村群众法制观念,张懿笃表示,一是依托乡镇司法所,组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定期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进村社、进社区,宣传法律知识,宣讲典型案例,提供法律咨询,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有效形式,由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向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教育、引导并鼓励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依法、规范运行。二是将法律服务融入深化改革、法治建设和“1236”扶贫攻坚大局,依托“双联”行动这一有效载体,深入推进“法律服务直通车”行动。三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涉法涉诉改革会议精神,有效破解涉法涉诉信访中“导入难”问题,在安定区试点成立了涉法涉诉信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李开南)


(网络编辑:贾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