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上海嘉定南翔下沉式污水处理厂:环境友好、土地集约、资源利用

2015年2月,时任嘉定区区长的杲云组织相关部门,前往国家三部委(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PPP示范项目贵阳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考察后,决定以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最终该项目由成功治理了南明河的中国水环境集团中标。

p69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胡巍︱上海报道

责编:姚冬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5期)

“我赞成污水处理,但不要在我家附近建污水处理厂。”许多人抱着这样的心态。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项目,属于邻避项目(英文:Not-In-My-Back-Yard,翻译为“邻避”,意思是“不要建在我家后院”)。这些项目通常是城市生活的必要设施,但建成后可能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周边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人们会对其产生厌恶情绪,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最初准备采用传统方案建设的上海嘉定南翔污水处理项目就属于这种情况。当时污水处理厂的规划遭到周边群众强烈反对,环评通不过,项目无法推进。噪音大、臭味重,是许多传统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而在嘉定这个规划项目的附近,就有不少写字楼、居民楼。谁也不愿自己的生活被噪音和臭味打扰。但城市污水又必须得到处理。如果引进一家污水处理厂,没有噪音,没有异味,甚至都看不见它在哪儿,或许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2015年2月,时任嘉定区区长的杲云组织相关部门,前往国家三部委(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PPP示范项目贵阳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考察后,决定以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最终该项目由成功治理了南明河的中国水环境集团中标。

污水处理厂埋在地下,地面建绿地公园

p70-12017年8月17日,正在施工中的上海嘉定南翔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中国经济周刊》摄影记者 胡巍I 摄

p70-2

2017年8月17日,正在施工中的上海嘉定南翔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中国经济周刊》摄影记者 胡巍 摄)

“下沉式再生水厂,说通俗点就是地下污水处理厂。你可以这样想象,在一个封闭的大箱子里建一座工厂,然后把整个箱体埋到地下。”中国水环境集团上海嘉定南翔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维轩说,“就好像把臭味和噪音永远埋进地下了,这种技术彻底消除了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如果不说,人们甚至不知道地下有座工厂。”

在节约土地方面,下沉式污水处理厂优势明显。2014年时,上海建设用地规模已超过全市陆域面积40%,远高于发达国家同类城市20%到30%的水平。2014 年 5 月,上海市召开了规划土地工作会议,从上海资源紧缺的现状出发,做出了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战略决策。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方法有许多种,而采用先进技术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果需要一幢300平方米的房子,我可以在300平方米的土地上盖起来,也可以在100平方米的地上盖3层。” 上海嘉定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一期工程项目经理毛瑞介绍,“下沉式水厂这个地下箱体分为两层,再加上地面一层,占地约30000平方米,但总共取得了90000平方米的实际效果。”

更重要的是,传统污水处理厂由于噪音、异味等问题,工厂周边需要隔离出一条卫生防护地带。“由于传统处理厂本来就占地面积大,因此周长很长,设置这个地带需要额外占用更多土地,有时甚至比污水处理厂本身还大。如果再涉及到拆迁,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就更大了。”毛瑞说。

目前,上海嘉定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一期工程项目仍处于主体施工的最后阶段,根据规划,未来地面将建成地上水生态绿地公园。具体包括在地面铺设厚度在50到100厘米的绿化土,种植树木、草坪,设计绿地率达到53.1%。此外还有人工湖、跑道、儿童乐园。

根据规划,项目所在地的土地性质集“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房地产权证》)与公园用地(已规划为嘉定区88座公园之一)于一体,将污水处理厂建于地下,地面空间用于建设开放式水生态绿地公园和科普教育中心,使地上、地下及周边土地资源综合利用达到最大化。

“我们将在水中种植特定的水生植物,目的在于向公众介绍,大自然如何通过自身的修复能力来处理污水。”曾维轩说,“节省出来的地面还将修建一座3000平方米的科普馆,主题是水文化、水处理,向公众、中小学生传递绿色理念。”

五大优势:出水标准最高、处理规模最大、高效除臭、绿色照明、低温干化污泥处理

“河长制”的推出,让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全面治理河流、流域水环境有了紧迫感。

现有的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出水标准为一级A,但上海南翔嘉定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高于一级A,是目前上海地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最高标准,出水可以直接作为河道生态补水。

上海嘉定南翔污水处理项目总规模15万吨/日,其中一期工程规模10万吨/日,项目总投资14.02亿元。在处理工艺上,该项目采用中国水环境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五代下沉式再生水系统,利用非膜工艺将主要出水指标稳定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据悉,中国水环境集团分布在国内外(北京、上海、四川、贵州、云南、马来西亚等)的下沉式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的污水规模达到200万吨/日,处理规模为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大。

在除臭方面,下沉式污水处理厂由于采用地下全密闭的形式,对于除臭的技术要求更高,为了保障地面环境和对地下工作人员的健康无影响,中国水环境集团利用高效的生物除臭技术,做到地面地下无臭无味。建成后市民根本不会察觉到家门口多了一个污水处理项目。

与此同时,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转运也是一个大问题。下沉式污水处理系统消防要求高、要严格防爆,上海南翔嘉定污水处理厂采用低温干化系统进行污泥处理。采用电源、低温条件运行,无易燃易爆气体、无粉尘、无爆炸风险,出泥含水率在10%~60%之间可以调整,不用加石灰或任何化学药剂,从而为后污泥的后续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有效解决了厂内污泥转运以及因此带来的污泥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污水处理厂给人的感觉就是噪音和污染,实际上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污水处理厂通过前期的规划和后期的技术手段都能实现环保生态乃至教育等多重属性。简单地说,是要拿设计艺术场馆的态度来设计污水处理厂,使它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上海嘉定南翔污水处理厂在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污水处理厂设计理念的同时,切实做好绿色生态的理念,其中绿色照明和能源回收是其绿色理念的最好体现。

比如绿色照明系统,由于污水处理厂建于地下,目前施工阶段,几乎所有设备、建材都是从一些大型矩形孔洞往下输送。“这些孔洞将被保留,未来作为采光带和天窗。这种自然的光照补给,可以满足地下一层中间主通道一半的照明需求。”毛瑞说。

再比如能源回用系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利用尾水回收热量或制冷,回用至厂区和周边建筑,比如地面的办公楼、科普馆,实现冬暖夏凉,与常规中央空调系统及燃气锅炉系统比较,节省投资10%~20%,节省电耗10%~15%。

上海地区唯一的PPP示范项目

截至2017年6月末,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按照财政部相关要求审核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即全国入库项目13554个,总投资16.4万亿元,其中落地(即已签约进入执行阶段)项目2021个,总投资3.3万亿元。项目库中国家示范项目700个。上海地区的新增PPP项目个数为零。

上海嘉定南翔污水处理厂是国家财政部第一批PPP示范项目,上海市首例PPP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上海唯一一例PPP示范项目。

长期来看,地方政府对于PPP项目的一个误区是解决资金问题,对于不差钱的地区来说,首选地方城投公司来实施项目似乎是最安全和简洁的方式。上海嘉定区委、区政府,通过充分论证,愿意拿出嘉定南翔污水处理厂试水PPP项目是地方政府践行供给侧改革和绿色发展生态理念的一次尝试,需要勇气。

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曾表示,要完善城市功能首先要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矛盾就是政府财政资金短期大规模投入与长期可持续稳定增长之间的矛盾。PPP模式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矛盾,减轻了政府短期财政负担,同时也为社会资本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收益回报。

“政府的有钱和没钱其实都是相对的概念,PPP的关键不仅是解决资金,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技术管理和长期的服务。政府通过PPP模式公开招标,选择负责任、有实力的社会资本进入,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引来了专业的技术,同时还可以和以前的平台形成对比,体现效率,变传统污水处理厂的‘负资产’为‘正资产’,全面提高人民满意度。”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说。

7月1日,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环保部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通知》提出,大力支持污水、垃圾处理领域全面实施PPP模式工作,未有效落实全面实施PPP模式政策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相关预算支出。

此《通知》被认为是污水和垃圾处理领域的重大利好,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战略部署,进一步规范污水、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运行,提高政府参与效率,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污水、垃圾处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各地如何落实《通知》内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与此同时,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精神,7月31日上午,财政部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部长史耀斌在京主持召开进一步推进PPP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

史耀斌表示,我们推广PPP模式的初心,是要推动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和资源,提升管理能力,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而不是单纯地解决融资问题。

在谈及PPP发展不规范的问题时,史耀斌强调,PPP项目要以运营为核心,发挥社会资本的优势,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但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参与PPP项目的多为施工企业,既不愿意承担运营风险,也不具备运营能力,主要通过施工获取利润。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更看重“上项目”的短期目标。双方“一拍即合”,导致部分项目“重建设、轻运营”的倾向仍然严重。 

少一些建成之后就“晒太阳”的工程,从“重建设、轻运营”到“重建设、重运营”,PPP改革仍然在路上。

——————————————————————————————————————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5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5期封面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