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经济 > 产经 > 正文

食用油自给率被曝仅32.2% 农产品安全关系国家命脉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侯隽) 2017年8月22日,新华社总社举办了“农产品战略安全与政策供给”课题研讨会,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质检总局、工信部、卫计委等相关部委的有关领导和企业代表,共同就如何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确保农产品战略安全发言并提出相关建议。

“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食者国之宝也”。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作为国产食用油领域的行业代表,山东鲁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东伟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 保障我国油瓶子安全》作了重点发言。他指出,鲁花作为食用油行业的代表,特别是国内花生油的领军企业,它的发展与中国亿万花生农民的增收致富、我国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及我国食用油的战略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却越来越低了。

有统计表明,国内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耗量从2008年的20.7kg上升到2016年的24kg,每年都呈增长态势。与食用植物油需求上升趋势相反的是,中国油料油脂的总产量却不断减少,自给率越来越低。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了解到,2015/2016年度,我国食用油的消费总量为3426.5万吨,利用国产油料(扣除大豆、花生、芝麻和葵花籽等4种油料部分直接食用外)的榨油量为1105.5万吨,国产食用油自给率仅占32.2%,这就意味着我国67.8%的食用油需要依赖进口。

在山东鲁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东伟看来,这种情况明显威胁到国家食用油的供给安全,与“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出现较大偏差。

业内建议,为了缓解油脂短缺、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必须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油脂发展战略。

据了解,早在2016年4月份,农业部就曾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油料的品种结构调整重点,两油为主、多油并举,重点发展油菜和花生。

根据这种新的食用油发展构想,花生作为具有中国传统优势及第二大油料作物,以其亩产量高、出油率高、极耐干旱、不与粮食争田等优势,成为解决中国食用油短缺的生力军。据孙东伟介绍,我国适宜种植花生的地域广阔,黄淮流域、中原、新疆、两广、两湖、辽宁、福建等地都有种植花生的传统,而且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花生含油率高达50%左右,为大豆的2.5倍,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4倍,经济价值是大豆的7倍左右。

公开信息显示,山东鲁花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拥有食用油和调味品两大支柱产业,食用油年生产能力100万吨,调味品年生产能力30万吨,在全国建立了230多个销售分公司,形成了花生从良种培育、繁育推广,到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230亿元,经济效益实现了连续三十年的持续增长。

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指出,为农产品的未来发展,政策方面应该有5个层面值得思考。首先,国内应大力发展农垦集团,培育中国的国际粮商;其次,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最重要抓好农业源头,解决良种问题;第三,中国要大力发展从订单农业到期货农业,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期货法律、管理制度建设,这有利于把握农产品定价权;第四,建议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产品的保险,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抗风险能力;第五,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强调,政府应该制订政策教育和引导消费者优先选择优质的国产品,建立各种各样的平台来帮助优质国产农产品做宣传,鼓励各个方面进行农产品相关的食品安全营养和食用知识的科普。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