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河南 > 正文

河南新郑:新型城镇化加速农民进城路

经济网讯 “四世同堂”的孙伟民没有想到,自从搬进现住的新社区,实现了“四世同层不同堂”的生活转变,家庭成员都有了独立生活空间的同时,极大地方便了日常起居。

孙伟民身处的河南省新郑市,自2014年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按照新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标准,根据他家情况,老孙家总共分得了3套房,他全部选在了7楼,88岁的父亲和86岁的母亲共住一套,自己和老伴一套,儿子儿媳妇和孙女共住一套。从老宅搬上楼,老孙家过上了和城里人都一样的生活:田园风的装修,让屋内格外温馨舒适,大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一件不落。和老孙一样从新郑市和庄镇大孙庄、尹庄两个自然村搬进新社区的村民共有1000余户2500余人。

光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倒不是稀罕事,他们还有着城里人羡慕的:不用掏物业费,小区便配有一级物管资质的物业公司,小区内绿化面积不但比城里的大,而且干净整洁,时下绿树成荫,加之独具一格的小径短亭,徜徉期间,让人留恋往返。高标准的小区门禁和电梯门禁设置,让小区安全可靠。

自2016年搬进和庄镇红溪谷社区,孙伟民成为了该小区的常住居民,入住一年多来,出门有宽敞漂亮的广场,有喷泉,有服务中心,有卫生站,有小学,有幼儿园。偶尔没事儿了去小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台球、象棋、休闲麻将、纸牌样样都有。

孙伟民所住的社区本是按商业住房打造的大型高端住宅小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新郑市积极探索货币化安置等多种模式,并成立新型城镇化基金,用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居民进入社区后初期生活成本增加的物业费,部分贫困居民的统筹、医保等费用,从而实现了群众安置高品质、土地整理高效、房产库存消化的多重效果。自2014年以来,该市财政共出资75亿元,以低于市场价格8%到10%的价格,团购商品房1.07万余套,安置群众3435户、1.34万余人。

只让农民上楼不是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在新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在完善城乡基础,提升承载能力和推动社区建设,加快群众安置上下功夫,更在立足农民身份转变,提升幸福指数上做文章。

新郑市不以农民放弃土地和宅基地为前提实现农民的市民化,而是按照户籍管理一元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一体化、房屋产权同质化、就业创业同等化等“五化”标准,以社区为单元,创新设立社区公共户口。同时,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对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三无”人员,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待遇。

诚然,为了保障群众权益,新郑市一方面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一方面织密农民进入社区的生活保障网,不断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同等化,面向新型社区劳动者提供免费培训就业技能、免费推介就业岗位。结合新型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实际,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促进新型社区劳动者多途径就业、就地就近就业。依托创业培训、自主创业人员创业担保贷款、就业困难人员和毕业两年内的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帮扶)补贴,为有创业意愿的进入新型城镇化社区劳动者提供帮扶,培育新型社区劳动者创办创业孵化园、特色产业园,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府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将新型社区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安置范畴,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

三年来,该市对适龄人口开展各类就业培训756期18.6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岗位2.3万余个,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余人;全市新农合参合44.2万人,60周岁及以上群众参保率达100%;尤其是在房屋产权同质化方面,积极为入住社区群众办理房屋大产权证,推进民生福利“同城同步同标准”,目前,该市已为龙湖镇公园大地、鸡王、宏基王朝等社区办理了大产权证。 (王勇 刘象乾)


(网络编辑:贾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