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论道 > 正文

“曙光”照进川岩村——追记倒在扶贫一线的贵州印江县川岩村村支书张曙光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徐豪) “活着不一定要鲜艳,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颜色。” 这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岭街道川岩村党支书张曙光生前写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

地处喀斯特地区的川岩村,石漠化十分严重,人多地少,交通闭塞,到2014年,辖5个村民组266户,贫困人口94户315人,贫困发生率33.6%,是一类贫困村。

从1996年担任村会计算起,张曙光已经连续干了20年村干部,其中连续三届是村支书。他用20年的村干部之路,描绘着土家山寨的颜色和自己的色彩。如今,站在山顶俯瞰川岩村,只见环村公路如一条洁白玉带系在翠绿的大山腰,把整个村子围在中央。这是乡亲们的脱贫致富路,也是张曙光的心血筑成的。

然而,2016年9月4日,在帮助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中,张曙光不慎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永远倒在了脱贫攻坚路上,年仅48岁。

骑摩托车“驮”来致富路

1989年,高中毕业的张曙光因为家境贫寒,南下广东打工。1996年回家时,在老支书田儒祖开导下,他当起了村会计,并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他的账目做得特别好,很清晰,让大伙儿都信服。”田儒祖对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说。

川岩村离城7公里,其实很近,但没有路,就几乎与外界隔绝。

要想富,先修路。张曙光1996年初返乡任村会计时,就提出修建环村公路。时任村支书和主任都摇头叹息:“难啊,上级资金难要,村里人心不齐。”

“改变家乡面貌首先要靠自己!”那年冬天,28岁的张曙光跑县、镇争取爆破物资,反复动员全村乡亲集资投劳,用两年多挖通近5公里通组路。

跨越修路难这一门槛,乡亲看到了张曙光的心胸和气魄。1998年,张曙光当选村主任。

“晴天一身灰,一下雨车就进不来,这个路咋行啊。”张曙光把大伙的抱怨记在心里。

2004年3月,得知县里有以工代赈项目,张曙光骑着摩托直奔县交通局,恳请项目支持川岩村公路铺碎石。“川岩还未列入规划,连一张图纸都没得,哪能把项目给你们?”当时由于农村基建项目僧多粥少,交通局干部几句话就想把张曙光打发走。

张曙光却不气馁。他连夜自画图纸,写村情分析和申请,次日一早又跑到交通局。经过半个月的软磨硬泡,当年的以工代赈项目终于落到川岩村。

2012年,他又开始向上争取4.7公里环村路硬化资金,交通局、国土局等部门不知跑了多少遍。直到2016年6月,这条硬化路开工。

“村里的公路必须硬化、自来水必须通到村民家中、危房户必须全部得到改造,要让群众真正过上好日子。”这是张曙光2015年对峨岭街道办事处立下的脱贫“军令状”。

为了保证公路的顺利施工,张曙光骑着摩托车白天夜晚的跑,“修路要占用土地,还要迁坟,他就挨家挨户的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甚至有一家他去了不下20趟。”张曙光的父亲张羽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

“放鞭炮那天,就是路通的日子。”76岁的田茂珍抹着擦不干的眼泪,她还记得出事前张曙光对她说的话。

如今,通路的鞭炮响了,张曙光却永远地走了。

不怕试错,带领乡亲产业脱贫

1998年,张曙光利用县农业局定点帮扶的优势,向上争取项目,带领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打造经果林产业带,动员群众种植果树。

当时,张曙光争取来了5万株南方苹果苗,让村里的群众都种上苹果树,但因土壤、气候等原因,果子长不大、口感酸涩、产量不高,卖不掉,群众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影响。

面对失败,他比谁都急,又骑着摩托车专门请县农业技术人员对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进行实地勘查,寻找适合种植的果树。却遭到大多数村民反对,只有4名党员与他带头示范。5年后,柚子、柑橘大丰收,每亩收入几千元,全村老少都围拢来看稀奇。

张曙光趁势发动大家种植柑橘、柚子,又争取农林项目规模种植核桃、柿子。如今,全村经果林达800亩,年产水果30万公斤、产值140万元。到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4350元。

如今在环村公路两旁,还可以看到那些苹果树。当年村民们说要砍光苹果树。张曙光说树决不能砍,一是为了保护生态,二是留作产业发展反面教材。

昔日荒山已林茂草丰,张曙光又把眼光盯在了山上,开始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带领村民走畜——沼——果蔬循环种养路,专心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花卉、大棚蔬菜等往日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特色产业相继在川岩兴起,已初步形成“山有林、林有果、地有菜、圈有畜”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张曙光的笔记本上,有一幅10多年前用钢笔绘成的溶洞旅游开发草图,6个溶洞都在刚硬化完工的环村公路边。如今,该村旅游发展所需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生态、产业等软硬环境均已具备。

2014年脱贫12户;2015年脱贫21户,全村人均收入达6431元;2016年脱贫42户,全村人均收入达6815元,川岩已跨过穷坎迈向小康。

脱贫攻坚英雄的柔情

2003年,因车祸,妻子田发群留下严重后遗症。2013年,田发群又患脑瘤,生活难以自理,严重时把洗衣粉当盐放进菜里。

为了照顾好妻子,张曙光再忙也要为她做饭、洗衣。2015年,县里举办为期4天的村干部脱贫业务培训。张曙光把妻子带在身边照顾,一起进课堂、一起外出,不让她受委屈。

张曙光生前时时把乡亲的冷暖挂心头。

五保户田爱林家房屋倒塌,张曙光第一时间赶到救援,并组织50余名村民义务为其维修房屋。76岁的任明俊,小孙子半夜三更高烧不退,老人找到张曙光,他骑摩托车连夜送祖孙到县城医院,经及时救治,转危为安。

村民田仙梅说,去年洪灾,她一直担心3个在朗溪的孙子,于是拨通了张曙光的电话,“曙光,我那几个孙在朗溪,这个雨下得大,我不放心。”张曙光挂断电话,披上雨衣,骑着摩托车就把田仙梅的孙子接了回来。“当时看到他浑身湿透了,真不知道如何感激他。”田仙梅回忆道。听到张曙光离世的消息,他的两个儿子张学军、张玉红从温州赶了回来。

“有曙光在,我们什么都不怕!”田仙梅抽泣着回忆张曙光诉不尽的桩桩好事。

张曙光公私分明处处做表率。峨岭街道原党工委书记文明海得知张曙光家庭困境后,去年安排办事处民政股为其妻解决1000元解困慰问金,但张曙光坚拒不收。他说:“收了这个钱,以后村里民生资金分配,我就说不起硬气话。”

2001年,改建村小学,张曙光带头捐出一年的村干工资,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多年保持100%。

张曙光保存得最好的是各种荣誉证牌和10多本工作笔记,他先后获“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18次,所在党支部受表彰7次。它们镌刻着一个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深深足迹。

“我失去了一个好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谁都难以忍受的悲痛。但曙光是党员,是党培养了他,他没有辜负培养,没有辜负乡亲们,我感到很光荣。”张羽松对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说。(综合贵州日报、铜仁日报等报道)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