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经济 > IT > 正文

麻辣财经:规范共享单车,今后骑着还方便吗?

麻辣财经

多年以后,你是否还会记得今天?

周一一大早,正当无数上班族还在骑着共享单车从地铁站驶向单位之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今后的骑行体验会就此改变——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共享单车将驶入新的发展轨道。当然,大家最关心的是,这铺遍大江南北的共享单车,今后骑着会更方便、更安全吗?您的关注,就是我们的动力!麻辣财经三七强已经准备好了,上解读!

首先,今后骑车会更方便吗?

三七强认为,总体上肯定会更方便,但一些区域、一些情况下不会像以前那么随意了。

为什么总体上肯定会呢?因为人家说了,要“完善自行车交通网络”“对城市重要商业区域、公共交通站点、交通枢纽、居住区、旅游景区周边等场所,应当施划配套的自行车停车点位”。

其实,我国从“自行车王国”转而进入汽车社会后,自行车的行车与停车空间被小汽车大量侵占,骑车出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大打折扣。然而,自行车这一出行方式低碳、环保、便利,应该成为鼓励方向。在全国层面的方案出现前,北上深等地方案中也都提出了鼓励措施,并陆续付诸实践。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认为,像京沪等特大城市,就应该把自行车与地铁、公交的高效接驳作为城市发中的一项中长期战略,共享单车不是“麻烦的制造者”,而是带来了帮助城市公共管理升级的一次机遇。未来,自行车交通网络完善了、畅通了,您骑着肯定更方便不是。

既然总体上会,为啥又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呢?

首先,请看这句话:“各城市要研究建立与城市空间承载能力、停放设施资源、公众出行需求等相适应的车辆投放机制。”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城市管理者可以对单车数量进行管控,不让企业随意地扔车上路。其实吧,才一年多时间,咱们对于单车“堆成山”、骑行道“堵成狗”已经见怪不怪。如果企业还继续打“抢滩登陆战”,这城里还不到处都是自行车?

对这一点,专家也有些中肯的建议。像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就认为,平台为了快速抢占市场而大量投放是正常市场行为,由此带来的秩序问题也是阶段性的,“单车数量过多,闲置率就高,也会损害企业利益。随着市场趋于成熟、竞争趋于稳定,企业会更理性地确定投放规模。”还有专家认为,单车数量是动态变化的,合理规模很难确定,即使定了总量,也很难公平地分配到不同市场主体中。是啊,管控是合理的,但如何管得巧,就得看各地政府的智慧了。

还有些关于停放的规定可能会让方便程度打些折扣。

请看这句话:“各城市要规范自行车停车点位设置。对不适宜停放的区域和路段,可制定负面清单实行禁停管理。”也就是说,未来有些区域会属于“禁停区”。还有一条,“运营企业要落实车辆停放管理的责任,推广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有效规范用户停车行为。”目前,已经有些平台已经开发出电子围栏定位技术,用户不把车辆还到“电子围栏”内,就无法锁车、停止计费。这么看来,共享单车很可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骑到哪儿就能停到哪儿,想停在哪儿就停在哪儿。陈艳艳认为,虽然共享单车最大的优点是“随骑随还”,但为了秩序的规范,限定些停车区域也未尝不可。何况,这样还更有利于用户找到车辆。 

有些人为了图方便,随意地骑、任性地停,怎么办?

再看《意见》里还有两条:“共享单车实行实名制注册、使用,运营企业与用户签订服务协议”“对企业和用户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当前,有些企业还没有实行实名制注册使用,让有些人钻了技术漏洞,即便不文明使用,也很难查处。今后,有了实名制,违规违法还要记入信用记录,这些人心里就得掂量掂量啦!

说完了方便,再看看安全。会更安全吗?

这个倒好回答,“那简直是一定的!”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文件对“小鲜肉”共享单车运行企业提出了诸多要求。

先看人身安全。《意见》说了,“禁止向未满12岁的儿童提供服务,为用户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第三者责任险。”

今年3月,上海一位11岁男孩在骑共享单车时,不幸被客车碾压后身亡,血的教训十分深刻。事件发生后,不少平台开始在车身刻下“未满12周岁禁止骑车”的警示语。“但是,要确保安全,光靠标识还不够。”交通运输部干部管理学院教授张柱庭认为,单车企业应加强注册监管,让未满12岁者不能通过认证、不能骑车,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应尽到教育、监护等义务,“例如如果孩子借用家长的手机打开车锁,责任就不该再由平台来担了”。

为用户投保也是提高“安全系数”的一招。目前,这一做法在行内已比较普遍——有些平台为用户投保了人身意外险,有些则定制了短期意外伤害保险等。在张柱庭看来,非机动车运行风险比不上机动车,现行法律规定也并未强制投保,但由于单车数量庞大,平台又难以对车辆进行精确而充分的管理,购买保险就显得很有必要。 

再看押金安全。押金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的一个争议点。有人吐槽,交钱容易退还慢;有人担心,一旦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会造成押金兑付危机。

陈艳艳认为,收取押金,主要是为企业和用户间的租赁合同起到一定担保作用,因此平台收取押金是可以的,但不能随意动用,而是要建立专用账户并接受监管,确保退还及时畅通。根据《意见》,“收取押金、预付资金的,应实施专款专用,接受监管,积极推行‘即租即押、即还即退’。”未来,问题有望逐步解决。

《意见》还提出了,“鼓励企业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赁服务。”免押金能实现吗?能啊!这不,“五一”期间,支付宝就推出了“扫一扫骑单车”的服务,用户的芝麻信用分达到一定门槛后,可以享受骑单车押金减免的待遇。当信用管理替代了资金质押,押金争议似乎也能烟消云散了。

确保安全、改进服务,主体责任在于企业。车锁打不开、轮胎破损、车胎没气……尽管投放时间不长,不少单车已经大量损坏,甚至有些“僵尸车”长期停放在路边,影响了消费者体验和市容市貌,主要原因则在于平台的日常运维力量不足。有平台透露,目前巡查人员配置基本是按照1000辆车配一个人。针对这一情况,《意见》提出,“企业要加强车辆调度、停放和维护管理,确保车辆安全和方便使用。”这一条很关键,但更关键的还在于如何执行和监管。对此,陈艳艳有个“妙招”——由政府建立一个标准体系,提出损坏率的最低限等一些指标,一旦企业不达标,就要受到惩罚、乃至退出市场,倒逼企业做出改进。

多年以后,共享单车将驶向何方?会因为规范文件而改变行驶轨迹吗?咱们走着瞧呗!(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刘志强)

中央厨房_副本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出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