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聚龙小镇,梦开始的地方

经济网讯 四季有花,亭台楼阁,聚龙湖波光粼粼,山光水色,廊桥蜿蜒,篮球场、足球场、美术馆等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商店都是自助的,连公厕都掩映在花丛竹林中,误以为是茶馆,邻里互助成为常态,没有陌生人……

1600多年以前,陶渊明曾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绘了“桃花源”美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年过半百的人,看到这大段的文字,您是否似曾熟悉?是否唤醒您几多翩翩少年的记忆?陶公断然不会想到,如今在福建惠安县西部的聚龙山麓有一个聚龙小镇,“重现”了这一美景。

徜徉于聚龙小镇,森林、湖泊、瀑布、廊桥、花丛、草地、石台、坐木应有尽有,只有您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大概是美得纯净童真,美得让人伸手可触之故吧,您会忘了摄影和摄像。甚至,无需亲人相随,无需恋人相伴,无需友人相谈,涌动起的感受,一定是白居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的诗句了。

举目望去,古色古香的吻峰台在召唤。站在这个由各种古木搭建而成的台上环顾,湖光倒影尽收眼底。这时,只需放开思想的野马神游,完全可以撇开张若虚那“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天问,也大可不必像元稹般“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执拗,只是静静地定格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朦胧,您便拥有心系山水的宋朝人之幸、"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之智了。

下得台来,至廊桥听泉音乐茶舍小憩,观瀑听泉,古筝阵阵,茶香氤氲,空气温润,或倚栏出神,都在“毋我”、“无我”、忘我的意境中,也可像南宋英州知县汪任那样:“煮茶行院供谈笑,耿耿园林晕画栏。”

小镇掌门人郭无争提出要向“没有人情味的都市生活圈”挑战,要“找回儿时的乡愁。”于是,小镇先建公园后建房独辟蹊径,聚龙聚起人间真情剑走偏锋,像极了沙漠上的绿洲。远亲不如近邻,这里没有陌生。前不久,“聚龙小镇”举行10年庆典邻里宴,每家每户出一道菜,6000多户业主共进晚餐,付出和分享成为他们最高的幸福指数。在这里,人与人之间,那道相互设防 、相互算计的“围墙”轰然倒塌!

我曾见过武陵源美得令人心旌摇荡的风景,似乎有些遥不可及,像极了止于欣赏的“冷美人”;我也曾在东海之滨的长岛小住渔家村,显得心潮起伏,步履匆匆……而唯独这聚龙小镇,无需开口,只是发呆,不仅仅已失魂,也已失语、失忆,耳畔想起的是龚自珍的名句:“青山处处埋忠骨……”

有位西方美学家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小的是美的。聚龙小镇的美看似“小”,无非是征两万亩荒地,住6000多户人家,但是,他们来自8个国家、30多个省区,居民的活动半径辽阔无比,又酷似一个大的家庭,友善无比,友爱无比,可谓大爱无疆!

还是让我们回到这个“矛盾”中来,“落差”中来,魅力中来。旅游即旅行,旅行即修行。每走一处,我们都在欣赏沿途的风景,换句话说,我们都是作为欣赏者的角色来旅行的。作为欣赏者,我们在欣赏,在探究,在寻问,聚龙小镇究竟美在哪里?可赏来赏去,不自觉地会产生主客体的错位:仿佛她成为欣赏者,我们成为被欣赏者。她甚至对我们的带出几分蔑视,几分不屑,在欣赏我们的欣赏,在看我们的看,在审视我们的审视;而我们仿佛一下子失去作为欣赏者的自信与休闲,似乎在潜意识底层迅速检查一遍自我的言行,看看哪句话说错了,哪个念头不该冒出来,又在自惭形秽。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公描述的那个人间景象在这里已经“落地”!哦,聚龙小镇,我走近你,就嗅着你的芬芳;我离开你,又嚼着你的余香,总是魂牵梦绕,难以割舍,难以释怀……

这正是:山湖潋滟聚龙吟,感叹渊明小镇魂,无陌生兮皆似亲。俱诗情,一半儿江南一半儿景。(闫少谨 刘成专 韩文)

(网络编辑:贾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