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叶飞文:“海丝”核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谢玮)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5月12日,论坛新闻中心举办记者会,邀请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叶飞文就福建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向记者介绍情况并回答提问。

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叶飞文  中国经济周刊摄影记者 胡巍 摄

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叶飞文 中国经济周刊摄影记者 胡巍 摄

“国家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为福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对外开放带来了重大机遇,也赋予了福建重大的历史责任。”叶飞文介绍,3年多来,福建省紧紧围绕中央“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和布局,紧密结合落实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实施了建设“海丝”核心区方案,注重发挥福建独特的历史、地缘、人文等综合优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经济合作与人文融合并重,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成立了由省委书记担任组长,省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分管省领导担任副组长的“海丝”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落实年度工作要点,建立“海丝”项目储备库及政策会商等工作机制,明确部门推进责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互联互通明显提速。海上通道加快拓展,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68个,集装箱外贸航线达到138条。空中通道不断加密,空中国际航线46条,港澳台航线17条,打造了福州、厦门两大门户枢纽机场和晋江、武夷山、冠豸山、沙县四个区域干线机场。联运通道逐步完善,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开通了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实现“海丝”与“陆丝”的有效对接。

三是经贸合作迈向纵深。成功举办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福州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合作研讨会、亚洲合作论坛工商大会等活动。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去年福建对“海丝”相关国家和地区投资备案项目96个,投资额22.3亿美元。双向贸易有效拓展,去年与“海丝”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额2696.5亿元。

四是海洋合作有效拓展。远洋渔业加快发展,在境外建立9个远洋渔业综合基地,数量与规模全国第一,有10家企业在境外建立渔业养殖基地,水产养殖规模居全国首位。在福州建成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首创跨境人民币交易结算系统,截止去年底,已发展渔企会员358家,交易商2187个,年度累计交易额达3112亿元。

五是人文交流渐入佳境。成功举办了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国际旅游节、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活动。文化精品加快走出去,大型舞剧《丝海梦寻》先后在联合国总部、欧盟总部以及“海丝”相关国家演出。教育交流交往持续加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成投入使用,中文、中医等12个专业就读学生超过1300人,成为我国公立大学在海外开办的第一所分校。

周刊记者发问  中国经济周刊摄影记者 胡巍 摄

本刊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经济周刊摄影记者 胡巍 摄

“福建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紧靠西太平洋航线主航道,是我国面对亚太地区的窗口之一,可以说历史辉煌、区位独特、优势明显。”叶飞文表示,福建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福建将发挥优势、积极作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与“海丝”相关国家与地区的全方位交流合作,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和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