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企业(8)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多家直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听他们讲述如何谱写丝路合奏中动人的音符。

“一带一路”朋友圈

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惠及世界

外交部部长王毅日前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会员俱乐部”,而是广泛参与的“朋友圈”。只要认同丝路精神,大家都是平等的合作伙伴,都可以以各自认为合适的方式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从“一带一路”的发展当中分享机遇。

如今,开放、合作的成果已在“一带一路”沿线相继绽放,越来越多加入这个广阔“朋友圈”中的伙伴受惠于此。

改善基础设施

作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成为互惠互利的典范。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报道称,据估计,2016年至2018年,中国的投资可以拉动巴基斯坦GDP增长率超过6%。

2014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访的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达成共识,瓜达尔港被列为促进中巴“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

瓜达尔,在乌尔都语里的意思是“风之谷”。历史上,东印度公司的探险家曾用“崎岖而老旧”来形容这片土地。而今天,在巴基斯坦人民眼中,这里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希望。

在中巴“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瓜达尔港建设收获了强大动能,建设日渐完善,商业吸引力与日俱增。新国际机场、职工培训中心、现代化医院、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日处理能力达500万加仑的海水淡化厂等项目,不仅将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将丰富瓜达尔的产业结构。

瓜达尔市长巴布·古拉布对《人民日报》记者回忆瓜达尔项目合作协议签署的时刻:“你无法想象当时我有多么激动。习近平主席是一位目光深远的领导人,别人只能想到几年,他的构想能涵盖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如今瓜达尔港建设正朝着习主席提出的方向推进。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瓜达尔港建设不仅将惠及中巴两国人民,而且将造福区域国家的人民。”

在非洲,始建于1970年的坦赞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规模最大的成套援外项目之一。目前,中国、赞比亚、坦桑尼亚三国对升级改造坦赞铁路的谈判正在进行当中。

4月28日,坦桑尼亚使馆全权公使Saidi Hussein Massoro表示,坦赞铁路是中非合作的见证和标志。“‘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清楚地证明了该倡议不是‘独角戏’或‘空口号’,而是一系列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将大力推动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 Saidi Hussein Massoro公使说,“坦桑尼亚不仅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而且已经开始落实这一倡议。”

推动产业升级

里海之滨的阿克套是哈萨克斯坦著名港口城市,由于周边油田众多,这里也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石化行业基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非资源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中哈里海沥青合资公司就坐落在这里。

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原油开采和出口大国。然而,由于炼化技术发展相对滞后,该国许多石化产业链下游产品长期依赖进口。2014年以前,哈萨克斯坦近九成的沥青需要从俄罗斯等国进口,严重制约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

中哈里海沥青合资公司由中国中信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共同投资。经过3年的建设发展,沥青厂目前每年可加工原油100万吨,生产氧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油等产品,彻底改写了哈萨克斯坦沥青严重依赖进口的历史。

在斯里兰卡最南端重镇汉班托塔,中斯双方正在推进的中斯工业园项目则将为这个新兴地区的腾飞注入最强劲动力。正如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所说,依托汉班托塔港的发展,10年、20年后汉班托塔地区将成为斯里兰卡的“深圳”。

中斯工业园占地50平方公里,将引领和带动斯里兰卡南部地区整体发展,有利于斯里兰卡实现建设高附加值产品加工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商业中心的目标,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和深化中斯双边投资及产能合作。

创造大量就业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方工程企业积极推行海外用工属地化成为惯例。中交二航局总经理由瑞凯表示,公司大多数海外项目外籍员工占比达到了40%以上,巴基斯坦项目巴方员工占比更是达到80%以上。

数据显示,建设两年来,“中巴经济走廊”已为巴方创造了超过13000个新就业岗位。

作为民营企业,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表示,“走出去”过程中,“包容、尊重、本土化”成为正泰深耕全球市场的关键词。

在斯里兰卡CHINTPOWER公司,正泰组建了本土化精英团队和资深电器行业专家队伍,并且创建了极富特色的“电工俱乐部”。会员已经超过3000名,在业内名气“响当当”。

“‘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让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可以说是中国为自己和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及繁荣而精心打造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求。许多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与中国合作,表明了他们对这一倡议的理解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产生的效益已经开始在沿线国家显现。

“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随着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渐渐临近,正如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刊文所称,“所有人都想成为中国的朋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谢玮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