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企业(5)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多家直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听他们讲述如何谱写丝路合奏中动人的音符。

中国建设银行:优中选优,“一带一路”项目已储备268个,投资总额达4660亿美元

“一带一路”上,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支撑。资金融通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APEC会议期间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当年12月29日,由外汇储备、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出资,丝路基金在北京正式注册成立。目前,丝路基金首批投资项目已正式启动,实际拨付投资金额已达53亿美元。

去年1月,由我国发起设立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业,“一带一路”建设又增添了一个专业、高效的融资平台。一年多来,亚投行以17.3亿美元的贷款撬动了125亿美元的投资,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都开始与亚投行合作,共建“一带一路”。

除了政策性金融,商业银行也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必将撬动沿线国家大批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将会激增,但受制于沿线国家政府财力有限、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发展相对缓慢、跨境金融合作层次较低等因素,普遍存在巨大资金缺口,急需外部力量支持。据IMF测算,未来5年,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额就将超过3万亿美元。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区内资金难以满足其投资增长需求,庞大的战略计划仅依靠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支持远远不够,运用社会资本也难以一蹴而就,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参与必不可少。

王洪章介绍说,目前建设银行通过优中选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储备268个重大项目,遍布5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金额共计4660亿美元,主要涉及电力、建筑、矿产、交通、油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实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覆盖。

老挝南欧江二期水电站项目,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唯一一家商业银行入围银团,展现了快速响应和专业能力。

老挝南欧江梯级电站项目是中资企业首次在海外获得整条河流流域开发权的项目,分为7个梯级电站进行开发,总装机容量127.2万千瓦,年发电量50亿千瓦时。“老挝南欧江二期水电站”项目是其中的一、三、四、七级电站,拟于2020年8月投产,该项目于2016年9月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由中老两国总理见证了协议草签。

该项目融资金额大、贷款期限长且融资时间紧迫。建设银行迎难而上,稳步推进,5个工作日即提交了客户满意的投标材料,并作为唯一一家商业银行入围银团。从接到客户方项目融资招标通知,到贷款协议最后成功签署,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确保融资按照预定时间顺利完成。

“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金融跟上,这种协同推进的模式,体现了中国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欧晓理说。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