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央企总部搬离北京并非只是口号?

央企“共和国长子”的特殊属性,要求其需要处理好经济效益、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的平衡。而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也体现了这三者的结合。

p64-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曹煦 | 北京报道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7期)

刘涛第一次出发前往雄安新区时,打开手机导航搜索“雄安”二字,唯一能找到的地名便是位于容城县的“雄安新区筹备委员会”。

按照导航提示,刘涛从北京驱车一路向南120公里,大广高速公路旁闪过一个醒目的巨型广告牌——“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让这位某央企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意识到已接近了目的地。

尽管这块未来要达到2000平方公里的新区目前尚在蓝图当中,但可以预见的是,一贯与国家重大政策“同频共振”的央企,将成为密集注入雄安新区的各类资源要素中的有生力量。

央企战略:专项规划对接雄安

央企“共和国长子”的特殊属性,要求其需要处理好经济效益、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的平衡。而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也体现了这三者的结合。

作为央企“大管家”,国务院国资委第一时间成立了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专项工作小组并明确表态:中央企业要坚决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雄安新区建设开发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表示:“当前大力支持、积极参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既是中央企业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也为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广阔舞台。”

河北方面同样对央企抱有高度期待。新区成立以来,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代省长许勤,常务副省长、雄安新区临时党委书记袁桐利等官员密集会见了多位央企负责人。4月23日,袁桐利在雄安新区四级干部大会上首次公开表态:全方位深度加强与北京对接,把优质资源吸引过来,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好。

刘涛是某央企战略规划部总经理,他所在的企业刚刚成立了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与国家有关部委、京津冀省市、雄安新区高层对接。“目前正在建立常态化工作对接机制,我们将制定专项规划,把参与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公司‘十三五’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长期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平刚刚结束在白洋淀区域的调研,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北京、天津、雄安新区三地构成各相距110公里左右的等边三角形,未来中间会形成五六千平方公里的星罗棋布的城市群和制造业集群。“三角鼎立最稳固,头、腹、口有机结构最完整,京津冀一体化也就蓝图初现,从而解北京之困、给天津活力、让河北有动能。”

基建和能源央企最受关注

设立雄安新区以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粗略统计,已有超过40家央企公开发声“雄安新区建设不缺席”。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行业央企相比,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类央企的“表态”备受关注,因为它们的主业似乎更契合当下雄安新区的现状。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已率队赴雄安新区考察,成为第一位率队考察新区的央企负责人。

“三桶油”的表态也颇引人关注。中国石油提出将推出“气化雄安”规划;中国海油称,当前正在稳步推进的中海油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东段途经雄安新区;中国石化表示,将在河北继续加大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投入力度。

多家电力央企也在第一时间成立有关雄安新区建设的领导小组或办公室。

可以预见的是,央企的鼎力参与将使雄安新区的基础建设“一出生,就风华正茂”。比如通信服务,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已成立服务雄安新区建设领导小组。中国移动将组建新区分公司,超前规划部署5G移动通信网络;中国电信称,将在新区实现天翼4G和下一代物联网全面覆盖,5G试验网提前布局新区;中国联通宣布,统筹集团与省分公司力量,坚持高起点规划新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应用。

“雄安新区很可能成为国内最早部署5G网络的地区,家庭宽带方面甚至会是千兆入户。”一位通信运营商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中船重工总部暂不迁出北京

记者注意到,在表态呼应雄安建设的众多央企中,中船重工是第一家明确要迁企入冀的央企,这或许源于它在保定区域的长期布局。中船重工称已将集团七大动力产业注入位于保定的风帆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重工动力股份公司也扎根保定。此外,中船重工正在筹划将旗下企业长城电子总部由北京迁入位于保定涿州市的河北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其他水声及海洋电子信息装备研制等业务也将逐步移至该园区。据悉,该产业园是2017年河北省重点项目,由中船重工打造,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此外,《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中船重工内部获悉,中船重工并非整体搬迁,目前迁入河北的更多是具体业务部门,公司总部暂无迁出北京计划。和中船重工类似,中国五矿在迁企入冀上也有动作,中冶管廊公司、高新建设公司、中冶建研院等3家五矿子公司将作为第一批企业率先注册迁入雄安新区。

以上事例是个案还是趋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近期称,“谣言不能信,有的企业已经表态将搬至雄安新区,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未来相关规划还要做。”国务院国资委方面随后公开表示,将积极推动符合雄安新区定位和战略发展需要的央企在京单位有序迁入雄安新区,大力支持中央企业将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端服务业企业落户雄安新区。

事实上,央企总部搬离北京并非只是口号。2016年2月, 中国远洋和中海集团重组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公司,新公司总部落址上海。而中国远洋的总部原位于北京。此前也曾有媒体曝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部将会迁出北京,落户深圳的消息。

无论如何,志在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并肩”的雄安新区,在初创阶段将注定与央企“共舞”。在刘涛看来,央企入驻雄安新区,除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题中应有之义外,还要成为中国当下经济转型的代表作,才有可能为决策层的“千年之计”提供现实注脚。

————————————————————————————————————————

2017年第1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7年第1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