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直击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车展

上海车展关键词:互联网化、智能化

新能源车占比超10% 国产品牌合资品牌“各显神通”

两年一届的上海车展大秀又来了。4月19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的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车展上,各大汽车品牌借此机会“各显神通”。

p52 蔚来EP9 号称全球最快无人驾驶汽车,曾创造257 公里 小时的速度记录。

蔚来EP9 号称全球最快无人驾驶汽车,曾创造257 公里 小时的速度记录。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 | 上海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6期)

两年一届的上海车展大秀又来了。4月19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的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车展上,各大汽车品牌借此机会“各显神通”。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本届车展国内外参展企业1000多家,参展车辆总计整车140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13辆,全新概念车56辆,新能源汽车159辆。

与以往车展不同的是,互联网技术开始在汽车产品上大规模应用,互联网化、智能化成为今年车展关键词。同时,纯电动汽车品牌也不断有新面孔出现,传统车企、新兴车企,甚至包括互联网企业,相互较劲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p53 作为传统豪门车企的代表,宝马也顺应潮流推出新能源汽车。

作为传统豪门车企的代表,宝马也顺应潮流推出新能源汽车。

新兴品牌押宝新能源

自国家出台政策限制机动车排放标准以来,新能源汽车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突破了50.7万辆,与2015年相比增长53%。

前不久发布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是通过给车企设定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的强制要求等方式来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补贴退坡后能够可持续发展。

各企业紧跟时代潮流,纷纷推出相应车型来应对。尤其是近年来诞生的新兴品牌,大部分都将发力点押宝在新能源汽车上。中国纯电动汽车品牌前途汽车的K50,就在车展上吸引了众多目光;云度新能源发布了两款纯电动SUV,并推出了新款概念车;仅成立三年的全球初创电动汽车公司蔚来汽车,则带来了配有无人驾驶技术的纯电动概念车EVE。

“新能源”“智能化”“车联网”等标签并非互联网车企的专属。此次上海车展,比亚迪携旗下王朝概念车、秦EV、宋DM、元DM等全系全平台车型亮相。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认为,中短期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是主流。

国际品牌同样没有落下。捷豹路虎集团就推出了自己的首款纯电动车I-PACE概念车,该车的量产版本将于2018年投产,其上市后的最大竞争对手将是特斯拉Model X。大众汽车的首款电力驱动跨界多用途汽车(CUV),则以运动型零排放全能汽车为设计构想。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甚至放出豪言:“希望在中国的电气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自动驾驶或3年后爆发

除了追逐新能源,车企对智能化也是“兴趣浓厚”。业内人士认为,在各种芯片厂商、科技公司以及汽车厂商的共同努力下,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或在2020年左右迎来爆发。

从此次上海车展的趋势看,汽车或许会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维系智能住宅、智能电网和智能社区,甚至建立低碳社会的关键性产品。

在宝马展台,工作人员向观众演示了BMW云端互联的四大功能:旅程管理、车辆服务、高档出行服务、生活方式及娱乐服务,其中后两项专为中国用户开发。同时,最新的IDrive系统被应用在新款5系上,这套系统支持手势操作和语音控制,让驾驶员可以在直视前方道路时通过手势控制部分系统功能。

奇瑞汽车副总经理白雷蒙表示,为了顺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大潮,奇瑞在自动驾驶汽车、车载互联等智能互联技术的基础上,正着力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以及以超视距探测V2X技术、眼球跟踪、面部识别、增强现实(AR)等“黑科技”为支撑的智能互联技术。

对于这一变化,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这是业务、能力、基因的重构。“当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到最高级的无人驾驶阶段,汽车共享将会全面取代个人购车,成为压倒性的消费方式。汽车企业的角色要从传统的产品供应商转变为出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未来的业务模式将与过去显著不同。”

p54 参观者在尼桑展台前感受虚拟现实。

参观者在尼桑展台前感受虚拟现实。

p54 互联网品牌奇点汽车的概念车引人注目。

互联网品牌奇点汽车的概念车引人注目。

p54 插电式混动、全电动SUV,比亚迪在普通新能源车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众多新能源车型。

插电式混动、全电动SUV,比亚迪在普通新能源车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众多新能源车型。

p55 前途纯电动跑车K50 惊艳全场。

前途纯电动跑车K50 惊艳全场。

p54 虚拟驾驶体验现在已经非常逼真。

虚拟驾驶体验现在已经非常逼真。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杰拍摄)

————————————————————————————————————————

2017年第1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7年第1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张芳超)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