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公司 > 正文

上海利驰:快速崛起的物流搬运装备市场 变买为租是大趋势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于承龙) 随着摩拜、ofo等共享单车模式的兴起,物流生产设备领域的另一种共享模式“租赁”也逐步迈向台前,改变着国人的观念意识。

“以前传统的观念是我要用设备了,就去购买,这东西就是我的,资产也是我的,我租用了,这东西不是我的,我要拥有它,而不是使用它,而目前这一意识形态正在逐渐发生改变。”上海利驰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锟在采访中表示。作为一家已运行14年之久的老牌叉车租赁公司的掌舵人,谢锟是中国叉车租赁市场从无到有,再到腾飞过程的见证人之一。

11

上海利驰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锟 摄影 周天琪

其实,也正是谢锟主导的利驰租赁公司,率先将欧美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创新租赁”理念带入国内市场,让国内物流行业的客户享受到一种全新的物流搬运装备服务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物流操作模式“变买为租”。

“租赁行业和经济发展是倒挂的”

针对目前我国在叉车租赁市场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现状,据谢锟表示,目前欧美市场租赁渗透率在70%左右,日韩是20%-30%,而中国租赁渗透率不到4%,但每年增长迅猛,以10%的比例在发展,而且中国已经是全球这个领域当中最大的制造国和消费国,未来发展空间却是潜力无限。

近两年是我国现代物流业的一个快速发展期,顺丰、圆通等纷纷挂牌上市,“物流热”更加刺激了叉车租赁市场的需求。另外,在采访中,谢锟谈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租赁行业和经济发展是倒挂的,简单来说,经济发展往下走,租赁行业反而是往上走的。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们一点影响都没有,反而生意好,这是跟整个大环境不太一样的地方,也是在08年以后,很多人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是外资、民营公司对租赁的意识比较高,但是08年以后,一些国有的大型公司,包括中海、中远等这样一些国字辈的企业,对于租赁的意识已经在慢慢形成,而且已经希望通过租赁的方式来改变他们固定资产使用的方式方法,调整财务报表的结构,这是一个大趋势。”

国有企业“变买为租”的意识形态转变

从去产能上讲,租赁和租赁所配套的翻新再制造功能对于机械产品产能都有一个大的提升,对于设备使用率的提升也是有帮助的。

“现在很多国有企业每年的固定资产预算都在不断减少,但活还得干,一般只能采用租赁的方式。具体操作方式是把固定资产卖给租赁公司,再租回来,只要有使用价值,不要有固定资产的账目价值,实际这种租赁概念已经嵌入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整个生产经营全部的环节当中。”利驰租赁董事长谢锟表示。

租赁设备需要专业机构的维护来延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提高产能。对于非专业客户来讲,设备可能只是按照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以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工具最低折旧年限5年计算,设备折旧后,只能获得残值收益。

其实一台叉车最主要的部分是钢结构,但折旧作废后,这部分其实磨损是很小的,真正磨损的是一些机械配件和电控机件。如通过翻新再制造以后,恢复设备使用性能的85%以上,就可以继续使用。作为国内极少数获得《特种设备改造维修许可证》的第三方租赁公司,利驰租赁便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新车购买、投入租赁、到回购、到翻新制造、再到再租赁等闭环生态圈,这其中成立的合肥翻新再制造基地便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谢锟表示,一台叉车折旧后,以3年期为例,采用回购再租赁的方式相对于维修保养的费用,实际成本能节约近2倍,这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现阶段利驰租赁已将租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已打通布局完毕,包括历时两年时间打造的全球二手设备交易平台“兔优网”和车载管理CARE系统。从重资产的传统租赁公司到科技迭代和产业升级的技术创新型公司,利驰租赁一直走在行业前沿。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