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中国引领全球化:“一带一路”打造“命运共同体”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关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宣言》对外发布,提出世界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并为此发出6项倡议。

2017年第1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徐豪 谢玮 | 北京、海南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3期)

3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说,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体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关注。希望与会嘉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解决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贡献智慧,共同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就在同一天,欧盟迎来“花甲之年”,27个成员国领袖齐聚罗马,独缺英国首相特雷莎·梅,4天之后,英国正式启动脱欧。正面临英国脱欧、难民危机等挑战的欧盟无疑是当今全球化面临问题的缩影。

在当前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之时,习近平主席已多次表达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看法。就在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在全球化呼唤新理念新动力之时,究竟该如何引导好全球化的走向?中国又能为此贡献哪些智慧?

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期间,“全球化”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而“一带一路”则被广泛认同为行之有效的中国版的全球化设想。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版全球化的一个设想,如果各国的目标都能够在“一带一路”大的盘子里面加以推进,走向命运共同体是可以预期的。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关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宣言》对外发布,提出世界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并为此发出6项倡议。

习近平主席为经济全球化贡献中国智慧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面对种种逆全球化的挑战,中国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经济体,通过G20、APEC、10+1、10+3、中日韩三边合作等多种合作机制,积极地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通过提出中国方案,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动力源作用,支持和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结构,使全球化成为普惠和包容的全球化。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对于经济全球化,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国际场合做过重要论述。

而身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均涉及经济全球化问题。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将积极推动亚洲和世界范围的地区合作。中国将加快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积极探讨搭建地区性融资平台,促进区域内经济融合,提高地区竞争力。中国将积极参与亚洲区域合作进程,坚持推进同亚洲之外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区域次区域合作。中国将继续倡导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同各国的双向投资,打造合作新亮点。中国将坚定支持亚洲地区对其他地区的开放合作,更好促进本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共同发展。

正是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

2015年,习近平主席再次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发表题为《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亚洲是世界的亚洲。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他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