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姚洋:提高土地供给量对抑制房价作用极小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博鳌讯 (记者 谢玮) 3月24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新土改:探索与思考”分论坛上表示,提高土地的供给量对抑制房价作用极小,在土地供应弹性比较小,需求弹性比较大的情况下,抑制需求更有效。要控制房价,最简单的办法是扩大容积率。

姚洋表示,自己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认识逐渐发生了变化。曾经,集体土地所有制最大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社会保障,这种保障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得到了体现。而今天,绝大多数的农民不再依赖于土地获取生活来源,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已经非常弱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一轮土改三权分制的土改非常重要。从操作层面看,让土地能够体现农民的财产权。在某种程度上,土地承包权向着土地更加个人化大大推进了一步。此外,宅基地入市也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土地财政有巨大的合理性,我老在想挖煤没人抱怨,煤挖出来卖没人抱怨。土地也是一样是资产,变现了为什么就要抱怨呢?”姚洋说。

谈及土地的供应问题,姚洋表示,我国建成区面积只有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数字不大。但必须意识到,土地供给是弹性极小的,住房需求是极具弹性的。“提高土地的供给量对抑制房价作用极小,因为土地供应的弹性小。任何国家都有土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姚洋表示,“在土地供应弹性比较小,需求弹性比较大的情况下,肯定是抑制需求更有效,如果说要控制房价,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扩大容积率。”

“我们现在整个政策都是为富人服务,”姚洋直言,要求低容积率,一线城市的房子多数在10层左右,极其浪费。把所有的住房加倍,平均20层,供给上去了没有。我们的政策要抑制房价,实际上还是在为少数人服务。

“土地的指标应该更加市场化,各个城市先有指标,然后让它流转,跨省可以流动,不发达的地方,指标多了就卖给发达地区,总量控制还是绝对是正确的。一旦把农地为非农地,这是不可逆转的。”姚洋表示,现在主要的问题我们土地管理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农村,农民的权利没有真正得到体现。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