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河南 > 正文

河南桐柏扶贫就业基地打通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

摄影曲荣鑫

曲荣鑫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三月的革命老区桐柏,褪下厚着的冬装,到处焕发着新鲜的活力。桐柏县淮源国生艾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更是一片如火如荼的生产景象,女工们熟练地分拣、包装、制作各种艾制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桐柏县克服革命老区底子薄、基础差的困难,县域经济各项发展指标不断攀升。2016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1亿元,增长14.3%,增速位居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位。而“中国碱都”、“中原茶乡”、“生态强县”、“旅游名县”等品牌日益响亮,这一切都诠释着“贫困县”桐柏的巨变。

与此同时,贫困人群脱贫缓慢成了桐柏县的“短板”。目前,桐柏县尚有贫困人口14039户、42652人。这些贫困人口大多数分散在桐柏山腹地19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地。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发展观念滞后,缺资金、缺技术导致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困难。

为此,桐柏县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在全县15个乡镇同时开建47个“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以贫困人员就业为目标,在老百姓家门口修建厂房,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经济,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厂务工。

摄影2曲荣鑫

曲荣鑫 

为适应精准扶贫的现实需要,激活农村生产力,使“基地扶贫”模式这一新生事物成长壮大,桐柏县明确了就业基地的权属和用途:就业基地由县政府按以奖代补形式投资,产权归乡镇政府所有,受益权归村集体。就业基地主要用于贫困户脱贫,每个就业基地贫困人口用工比例不得低于40%。鼓励招用更多贫困人口进入基地就业。对入驻就业基地的企业来说,建厂投资、用工成本大大减低。县、乡、村联动,政府、企业、农户各得其所。

桐柏县淮源国生艾制品有限公司入驻在桐柏县淮源镇淮源村,该企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化项目,是围绕当地特色产业艾产业创办起来的,主产品有艾条、艾精油、艾养生保健品等100余种,产品销售到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该基地已吸纳了淮源村、老湾村、陈庄村、大栗树村、龚庄村和三王庙村等村100多贫困人口就业。还有效带动了周边一大批农民种植艾草,形成艾草产业链,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制作艾条,四分钱一根,每天制作1000多根能收入50块钱,手快的一天能做2000多根,一个月拿到一两千块钱补贴家用。这里离家近,接送孩子上学也方便,中午厂里还管饭,又能挣钱,也不耽误家务活。”42岁的女工杨大姐算了一笔账。

据了解,桐柏县的“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以引进服装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就业基地建设启动以来,审核通过的47个项目中,服装加工类18个,艾制品加工类9个,工艺品类6个,其他类14个。对通过验收已入驻基地的企业,该县建立日常运行监测、劳动用工监控、企业退出监管、生产运营督查、专班负责分包、奖惩等六大机制,确保基地规范、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围绕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建设,桐柏县还发展了“种养基地”。目前,桐柏县花生、茶叶、中药材、林果、蔬菜、花卉等六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80余万亩,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420余家,特色产业家庭农场达到90余家。基地带火企业,企业带富合作社,合作社让农民种养无忧,“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链条越拉越长。(王勇 李姗姗 )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