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安徽 > 正文

淮南市委书记沈强: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文章导读: 当前,联系淮南实际,沈强认为,“最关键的是坚持创新引领,把创新作为切入点和发力点,大力实施创新体系建设一号工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加快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努力打造活力迸发的区域创新生态圈。”

全国人大代表、淮南市委书记沈强。   吴晓光|摄

全国人大代表、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吴晓光 摄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吴晓光)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淮南市,全国人大代表、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时说,“总理的报告为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前,联系淮南实际,沈强认为,“最关键的是坚持创新引领,把创新作为切入点和发力点,大力实施创新体系建设一号工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加快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努力打造活力迸发的区域创新生态圈。”

身为资源型城市,淮南怎样来享受国家的政策红利,实现新的发展?沈强说,淮南将着力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坚持以大数据产业基地为引领,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继续完善提升总投资2.2亿元的大数据交易中心,一期已基本建成,中国联通数据集市已经入驻。同时加快中移动(安徽)数据中心建设,一期6600个机架已经投用,二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今年将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

并加强与中国航天十二院的合作,总投资45亿元,建设卫星综合应用产业园等6个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在高新区建设大数据存储体系区、大数据交易体系区、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区,打造国家级淮南大数据加工场。同时创新转型传统产业,打好“四张资源牌”:即打优煤电资源牌,建设煤化工基地;打强数据资源牌,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打好科教资源牌,打造“双创”平台;打响文化资源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着力创新平台,沈强这么说,淮南将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有序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去年底科技部专家组验收已完成,整改方案已上报科技部,正在逐项整改。在园区内,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超导模型线圈等项目已落地,中电科八所山南所区及特种光缆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中科院大气所淮南研究院一期建成投用、二期基本建成,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研发区一期科研团队已入驻。

同时,创建国家级煤化工产业基地。当下着重抓好煤炭精深加工,发展煤电联产、煤化联产、煤气联产,积极盘活煤炭存量,重点推进投资267亿元的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投资300亿元的煤制气项目建设,推动煤炭产业向清洁高效利用转变、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并加快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建设。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发挥紧邻合肥的区位优势,把国际产业园打造成合淮同城化的桥头堡。目前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27家,协议引进资金470亿元,完成投资203亿元。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淮南将着力创新融资。一方面,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把民间资本的源泉激活。成立2亿元PPP模式前期服务引导资金,中兴路、智慧医疗项目顺利实施,总投资261亿元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省道102淮南全境改造工程、瓦埠湖大桥及连接线、楚都大道、山南至新桥机场快速通道、八公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11个市级PPP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目前,淮南市进入国家财政部PPP信息平台的项目共计50个,总投资730亿元。另一方面,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把金融活水汇入实体经济。大力推进银政担、税融通、“过桥”贷款,2016年以来共为企业融资40亿元,同时积极探索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融资担保等金融帮扶措施,多渠道破解资金制约。

那么,资源型城市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发展?沈强说,靠的是创新政策。淮南将大力推进去降补、调转促、全创改、放管服等一系列政策落地,用足政策的含金量,发挥政策的正效应。重点抓好:科技孵化有平台,构建由1个市级孵化器、3个园区孵化器、8个县区孵化器组成的“1+3+8”的创新型孵化器体系,目前,“智慧谷”平台已注册企业66家,“江淮云”平台已注册企业160家。“双创”工作有舞台。设立1亿元天使投资基金,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投入力度,支持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淮南联合大学建设“双创”基地,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精准对接,变创新“盆景”为产业“风景”。

“招才引智有政策,扶持企业有实招。”沈强说,这是淮南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重点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人才和企业家培育集聚工程,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全面落实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推动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目前分别建立9家和10家,市政府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和10万元。市政府设立50亿元的调转促产业引导基金,已投放22.5亿元;设立40亿元土地储备基金,强化要素保障;依法合规解决企业遗留问题,共为全市180家企业化解规划、环保、消防、房产证等问题589个。今年2月份,在北京举办了央企助推淮南转型发展合作项目对接会,有中国石化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16家央企参加,重点推介了15个优质项目,总投资803.5亿元,为推动淮南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