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人民日报:清理涉企收费再加把劲 把不该伸的手管住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清理涉企收费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名目繁多的收费使许多企业不堪重负,要大幅降低非税负担。

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多次清理涉企收费,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不少企业仍感到各种收费层出不穷,让企业不堪其扰。

涉企收费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能不能给企业一本明白账?集中清理乱收费后,往往隔一阵子又冒出来,涉企收费为何难治理?如何从制度上根治不合理收费?

从今天起,本版推出“涉企收费,再少些”系列报道,通过采访企业、政府部门及专家,梳理涉企收费,传递企业心声,探讨如何杜绝乱收费,让企业轻装上阵,形成我国竞争新优势。

——编者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再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并提出五条政策措施。此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曾专门就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做出详细部署,强调“以更大决心进一步清理和降低涉企收费,尽快推出一批制度性、管长远、见实效的清费举措”。

为企业降费减负,信号前所未有的清晰强劲。

收费仍是负担

开门营业,要做评估评价;用电,要交电价上附着的费;用人,附着在工资上的费也是一大笔

一年要交上百项费,名目繁多、层出不穷。提及涉企收费,一些企业一肚子苦水。

一项项收费加起来,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

“只要开门营业,一分钱还没赚,就有十几个评估评价必须做,个个要收费。”河南一家耐火材料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说。安全、质检、土地、规划、环境、消防、能耗、职业卫生……有的是政府机构收费,有的由第三方机构收取,但成本上没什么差别,多的如环评,可能要好几十万元,少的也要上万元。哪项评估没过关或者没能及时拿到证,企业就会被罚款,有时一罚就好几万元。

只要用电,电价上附着的费就要持续不断地交。四川通威集团负责人刘汉元说,从电费中代收的各种“基金及附加”太多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地方水库移民扶持基金、可再生能源附加、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这些费使资源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给用电较多的制造业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甚至影响到其投资决策。

只要用人,附着在工资上的费也是一大笔。北京后厂村一家IT企业算账,员工月薪1万元,企业要再缴纳约4000元的“五险一金”费用,“给职工缴纳社保是应该的,但是费率是不是太高了?”企业支付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降反升,“以前按当地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现在改成按自己企业的平均工资缴纳,我们这些新兴业态平均工资比较高,同样的用工情况,算下来要多缴一倍的钱。”

频繁收费,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看绝对金额,交的费不如税多,但涉企收费林林总总,随时可能冒出来,不仅花钱,更牵扯精力。中航工业下属的一家企业反映说,一笔笔收费背后,对应的是一项项检测、评估、审查、验收……企业要安排专人对接,收集数据、提供资料、走程序。收费方核定费用后,企业还要再长个心眼,自己再审核一遍,看看是否有重复收取的、是否有该减免却未减免的。有时,围绕一项收费,前前后后要派专人盯好几个月才行。

有些收费弹性很大,让企业无所适从——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需要不定期抽检,企业认同其必要性。但是,部分检验的费用要由被抽检企业支付,而且抽谁不抽谁不是随机的。在一些企业看来,如果“关系没协调好”,很可能总被抽检、多花钱,逼着企业去“维护关系”。还有些收费种类,一年一个标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标准,企业觉得很不公平。

清理收费应彻底

2013年以来,中央层面已取消、停征、减免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496项

五花八门的收费让企业头疼,也一直是国家着力清理的目标。

早在1997年,针对经济转轨时期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三乱”问题,国务院就专门设立减负办,建立起企业减负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减负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3年,我国累计取消、停征、减免700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7项政府性基金,每年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2000亿元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大刀阔斧,从中央到地方持续推出减费降费措施,治理涉企收费进入新阶段。据统计,2013年以来,中央层面统一取消、停征、减免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496项,地方取消收费600项以上。2015年以来又出台了一系列减少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举措。截至去年上半年,中央涉企经营服务收费定价项目缩减幅度80%以上,各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放开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近千项,缩减幅度60%以上。社保费率稳步降低,2015、2016年,国务院连续部署阶段性降低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两年共为企业降低成本约1300亿元。今年初失业保险费率再次下调,初步测算将再为企业减负200亿元。

实实在在卸包袱,企业打心眼里高兴。“这一轮降费减负,感觉是动真格的了。”采访中,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不过,企业感觉到,尽管减法已做了多次,目前企业收费负担还是不小,“最好能清理得更彻底些”。

力度还要再大些。有企业算账,每年通过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几千亿元,听起来是一大笔,但平摊到8000多万市场主体上,每家企业据此减负可能只有几千元左右。“一年降低几千元成本,对制造业企业往往很难解决实质性问题。”

合理的收费项目,也别忽略。江西鑫海岸酒店总经理侯玉雯举例,餐饮企业每年要为员工办理健康证、支付体检费。办理健康证是合理合规的项目,但是,一张健康证要收取体检费用100多元,“费用是不是可以低一些?一年之内如果在一个地方已经办了,换一个地方是不是可以不用再办?”前一段时间清理涉企收费,制止乱收费,取消了许多不合理项目,企业建议,下一步应当聚焦那些看起来似乎合理的收费项目,其收费额度、收费方式可能是不合理的。

不要摁下葫芦起了瓢。前不久,海南发生了国务院本已取消的几个资格认证项目又冒出来的事件。企业反映,最担心的就是这类情况:事业单位不收费了,指定的“红顶中介”又开始收了;从前由协会收取的审验费取消了,又被要求花钱上培训班。

让收费真正减下来

通过简政放权、清理前置审批服务项目、出台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等,把不该伸的手管住

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企业对收费负担格外敏感。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近两年国家大力清理涉企收费,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产生了积极作用。不过,目前降费的效果还是初步的。一方面,从根本上杜绝乱收费的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另一方面,进一步清理涉企收费将面临更复杂的因素、更多的困难。清理收费正进入深水区,需要下更大的力气。

有些费,压减空间极为有限。许多企业反映社保费率下调后仍然偏高。以养老保险为例,2016年5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阶段性降低至19%。全国20个省份养老缴费比例随即下调。但多家企业认为,降低1个百分点太不解渴,目前广东和浙江企业职工养老单位缴费费率为14%,最好都降到这个比例。企业的诉求值得重视。然而,社保缴费的另一头紧紧联系着数亿参保者。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引发人们对养老保险基金承受力的担心。充实养老保障,进一步下调费率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有些费,背后指向垄断如何打破。近年来,煤、油等原材料价格一直在降,但制造业企业发现,水电热气以及金融服务、交通物流、市政服务等带有垄断特性的收费始终“坚挺”甚至悄悄上涨,在企业总成本的占比不降反升。港口理货交多少钱?处理废水怎么付费?在提供服务方看来,这属于正常的价格,享受服务就该支付费用。但在企业看来,这些服务“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实质上属于提供服务方利用垄断地位而收取的超额费用,不是市场竞争所产生的合理价格。

有些费,涉及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革。“企业为什么一边抱怨一边只能老老实实交费,因为一笔笔收费是和一项项审批、资格认证、评估评价连在一起的,不交不行。一些中介机构、协会商会向企业收费,企业为什么不敢拒绝?因为其背后依托利用的还是政府部门。”李锦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涉企收费“清理一批又冒出一批”的现象,必须着眼于政府职能转变,通过简政放权、清理前置审批服务项目、出台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等措施,把不该伸的手管住。“权力真正放掉了、管住了,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收费才有望真正减下来。”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