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打通医、险、药 互联网医院就能站稳脚跟?

去年秋天,随着好大夫网传出裁员消息,以及春雨医生宣布由于线下机构的盈利能力有限,进行战略性收缩,随即出现唱衰移动医疗,称其进入“寒冬”的声音。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银昕|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1期)

p71(1) 微医集团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 摄

微医集团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p71(2) 微医集团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 摄

微医集团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去年秋天,随着好大夫网传出裁员消息,以及春雨医生宣布由于线下机构的盈利能力有限,进行战略性收缩,随即出现唱衰移动医疗,称其进入“寒冬”的声音。不过,从2016年中国移动医疗的整体情况来看,其仍处于高速发展通道。据动脉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事件达到2013年的近20倍、2014年的3倍以上,资本市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欲望并未减弱。

与此同时,此前专注于线上业务的一些机构将目光投向线下,寻求转型。

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约为1.52亿,占网民的22.1%。其中,诊前环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使用率最高——在线医疗保健信息查询、在线预约挂号和在线咨询问诊总使用率为18.4%。微医集团市场总监张贵民认为,移动医疗将于2017年进入行业拐点,“互联网医疗必须是全面的,不能只有线上业务,线下业务对于打通医、险、药三个环节,形成产业闭环具有重大意义”。

线上医疗需线下机构支撑

成立于2010 年的微医集团最早的名字是“挂号网”,顾名思义业务都集中在在线挂号。张贵民将微医集团的发展归为三个阶段:挂号、团队医疗和互联网医院。

腾讯研究院发布的《2016 中国互联网医院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指出,占医院总量66% 的一级医院只承担了不足20% 的门诊量和13% 的住院量,在三甲医院的分布上,东部地区占46%,西部地区仅占23%,这些现状催促了互联网医院的诞生。

而线下医疗机构的意义在于,形成商业闭环以及完整的使用体验。截至2016 年11 月,全国范围内已有36家互联网医院,其中25 家已经落地运营,11 家已公开宣布签约在建,2016年开工建设的互联网医院就达31 家。互联网医疗用户的使用习惯已从过去规模较小的“轻问诊”转向线下的诊断、开药、检查甚至手术等深入诊疗环节。

张贵民指出,大部分患者不希望在线上只能接受简单的咨询和问诊服务,如果必要的检查不能做,复诊时找不到与医生面对面的机会,是很差的一种体验。另外,传统医疗机构对分诊和复诊的忽视,正是互联网医疗机构可以进行弥补和强化的方面。张贵民介绍,微医集团旗下的互联网医院有完整的分诊和复诊体系,一般只找当地规模较大的三级医院进行合作。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同样认为线下实体诊所十分重要,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医疗是一套完整的服务,而不是简单的诊疗和咨询,必须要有线下机构作为支撑。与微医集团不同,丁香园不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而是自建诊所。“丁香园诊所是类似家庭医生的概念,可解决基础病和常见病,重大疾病患者还是会移交给大医院。”李天天说。

政策壁垒或被逐渐打破

业界对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顾虑是政策壁垒。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有十分严格的监管政策,对于互联网远程诊疗更是有明确界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 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第51 号文)明确指出: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具备与所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相适应的诊疗科目及相应的人员、技术、设备、设施条件,方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与此相对应的,长期以来,我国优质医院集中于东部沿海,特别是北上广。据2015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东部三甲医院占46%,西部占23%,优质医疗资源向大医院集中,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不具备医疗机构资质的商业公司无法开展在线诊疗业务,成为目前互联网医疗发展的一个难题。

“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持开放态度的,2014 年又有文件指出应推动在线医疗机构的发展。”张贵民认为,“互联网+ 医疗”的核心应该是医疗而不是互联网,消费级互联网在创业大潮中野蛮生长的经验不能照搬到移动医疗行业,医疗行业自身的规律决定了其发展长周期、慢回报的特性。

除了在线诊疗需要医疗机构资质,患者普遍关心的医保报销问题是另一个尚未打通的政策壁垒。不过,随着前不久四川和贵州两省开始从政策层面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坚冰”有了逐渐被打破的趋势。2016 年8 月15 日,贵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将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四川省发改委联合四川省卫计委也发布了《关于制定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从政策层面打破互联网医疗的项目价格、医保结算、收费标准等问题。

李天天认为,所有政策都表明移动医疗行业正在经历向好,一旦抛开对移动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不切实际的期望,这个行业会很快迎来春天。此外,他还表示,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意识发生了变化,愿意为更好的服务和体验买单,即便不被医保报销,在线诊疗也是很有市场的一项服务。

新老医疗非敌对关系

在丁香园的发展过程中,李天天的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大医院垄断了全国大部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导致移动医疗网站在成立初期根本无法整合到大医院的资源,只能从基层医疗力量开始做起。“一些医疗机构的医生不愿意与在线医疗网站合作,因为他们从中得到的报酬只有三五块钱的挂号费,这与其劳务付出完全不匹配。”一位投资界人士表示。

移动医疗企业认为,他们并非与大医院“抢生意”,而是在填补我国现有医疗体系中基层医疗力量的不足,加强了社区医疗和家庭医生的概念,打造类似国外的分级诊疗制度,使患者的需求与医生的能力之间对等。

“互联网医院可以向大医院导流一些‘客单价’较高的患者,而这些患者的来源则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所以我们是互相需要的关系。”张贵民说,互联网医院向其他大医院的导流更加精确,会根据医疗数据,优选最合适的医院推荐给最合适的患者,让医患双方达到利益最大化。

李天天认为,既有医疗机构与新兴的互联网医疗并不是互相敌对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我认为在商业模式上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完全可以找到和公立医院合作的办法。”

————————————————————————————————————————

2017年第1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7年第1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