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 呼唤中国的“工业安卓”(4)

历次工业革命的列车都落下了相当数量的乘客:世界上仍有13 亿人、约17%的人口无法获得电力供应,尚未完整体验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以计算机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落下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有40亿人仍无法接入互联网。

中国的“工业躯体”不能连接到外国的“工业大脑”上

中国如何打造自己的“工业安卓”

2016年9月,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上,时任工信部副部长、现任天津市委副书记怀进鹏表示,中国既是一个互联网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这是我们和全球面临同一竞争起跑线的重要基础。

他认为,工业技术的软件化,是中国制造业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而实现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云,是我们搭建平台,实现全球共融和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国家软件产业基础是比较薄的,以前我们老是说‘跟进’,但我们始终要寻找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传统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我们没有机会,但在平台应用领域,目前状况下,我们和国外保持同一起跑线,这个领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遇。”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记者采访的工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几乎都表达了一个共同担忧:中国如果不尽快打造自己的工业平台,国内制造企业就不可避免地会选择加入国外工业巨头免费提供的工业平台。这意味着,中国的“工业躯体”连接到了外国的“工业大脑”上。

中国打造工业平台的最大优势:制造业大国、拥有大体量数据

2013年8月,中航工业在“统一IT架构”的集团战略中,决定采用索为公司的Sysware工程中间件以及知识自动化技术,作为中航工业集成研发的统一框架,全面启动了航空产品数字化集成研发平台建设。

“这个平台是支持我们‘大运’快速交付的重要平台。”中航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表示。“大运”是指中国的200吨级空军军用大飞机。“大运”从立项、研制到交付、列装,共经过了9年时间,创造了世界上同类飞机研制交付的新纪录。“大运”的交付,标志着我国进入大飞机的俱乐部。在此之前,中国航空工业体系是“小飞机”体系,制造的战斗机、运输机都是几十吨级,最大才60、70吨级,突然要跨越式发展200吨级,现有的研发经验和制造体制都不配套。另一方面,通常一个新机型要上马,得提前花费10多年的时间进行关键技术预研,然后才能立项。而“大运”是国家急需,并没有留下充裕的预研时间。在立项的前三年,国家大规模投入关键技术研制,才奠定了后来“大运”的基础。

宁振波认为,在搭建工业互联网软件平台方面,“我们赶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在顶层设计上把架构设计好。可能有人会说我们顶层设计差距很大,其实不仅我们差距大,GE和西门子差距也巨大。工业总线(在模块之间或者设备之间传送信息、相互通信的一组公用信号线的集合)全球有120多个,并没有形成标准。我们尽管晚了一点,但是和国际先进差距不大。”

在宁振波看来,中国制造业的体量全球第一,拥有巨量的工业数据,包括应用数据、客户数据、运行维护数据等,这是我们建设工业平台最大的优势。“大体量的数据太重要了,拿华为举例:欧洲一个国家2000万人口,而华为在浙江用户就有2000万,已经过数年运行,有成熟的市场验证,拿到欧洲国家马上就可以用。而美国、欧洲的运营商,用户最多200万,要到2000万用户的市场使用,必须再经过大量的测试。”

李义章也认为,在这点上中国有很大的优势,中国的工业体系非常完整,市场非常大。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约有30000家,制造业500强企业即涉及21个工业大类。“如果我们能建立中国自己的工业知识和技术体系,同时构建在自己的平台上,形成我国的标准规范,反过来可以让别人承认我们的平台,支撑我们的平台,从而实现工业技术软件体系的自主可控。”

攻坚中国自己的工业平台:集中力量,并提供制度保障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中国领先的制造业企业在进行工业平台的探索和实践。海尔集团副总裁陈录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海尔互联工厂在实现了大规模定制转型以后,希望把这个模式贡献出来,使之产业化成为一个平台,用最集中的资源、最少的成本让各类企业实现转型。

“我们和索为公司经过很长时间的合作,现在也有一些初步的成果,一共有10多项增值服务,现在已经开始输出,宁波、青岛等地的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试用。”陈录城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企业试用的同时,这个平台也在不断迭代,反过来促进海尔内部互联工厂模式的探索。“对内对外相互促进,争取把这个平台早日搭建成中国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有这个追求,有这个情怀。从全球范围内,我们也想抓住智能制造新的机会点,在世界上能够有话语权,能够占领这个制高点。”

有追求和情怀的不仅仅是海尔。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邱延民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建一个第三方工业协同制造平台。”“我们深深感到这么多年,军工行业蕴藏了大量的前沿技术。我们希望能够释放出来,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一些贡献。同时也希望民用的高新技术可以转化为军用,我们有互动的需求。”

“我们如果不自己搞平台,将来肯定进别人的平台,就像如果不进淘宝网,肯定进亚马逊。如果中国工业再不研究这个问题,不寻求赶超,在未来的竞争中,市场方面的优势就没有了。”邱延民说。

中国如何打造自己的“工业安卓”?在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敏看来,集中力量攻坚非常重要。“我们要从理念上构造一种社会化大协作的生态。各个军工行业、军工企业,大家各自投资,各自为战,浪费其实是巨大的。从国家层面,今后的投资应该重点投共享化资产。”

李义章也认为,工业技术软件化,政府应当牵头解决一部分共性的东西。“比如说,不管是航空、航天还是兵器、船舶行业,都有一些共性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术的软件化需求,做好后各行各业都可以用。”

标准化是业内专家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搞装备提倡三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三化的基础都是标准化。工业技术软件化也是同样。标准化非常重要,包括语言、接口等等。不能各编一套,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就不能用了。”著名飞航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才表示。

国家发改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副司长徐建平则认为,要为搭建我国的“工业安卓”提供制度保障。增强核心软件开发的供给能力,突出改革,破除制约核心软件发展的一系列机制体制问题、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芳超)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