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图片故事】冷清的开年招聘会

2月11日是元宵节,国展会场求职者并不多。但是12日依旧没什么人,让不少招聘方一头雾水。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胡巍 | 北京摄影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7期)

p42

2月12日,北京国展招聘会现场,临近午饭时间,求职者寥寥,图中人物几乎全是招聘方工作人员。与校园招聘会相比,这种社会招聘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

p43

2月11日上午9点多,北京工体馆招聘会会场外求职者寥寥。

清晨的寒风中排队等候,唯恐入口处门窗被挤坏的保安,漫天飞舞的简历……农历新年后北京地区举办的首轮大型人才招聘会上,这些印象中的场景都没有出现。

2月11日是元宵节,国展会场求职者并不多。但是12日依旧没什么人,让不少招聘方一头雾水。

比招聘方更头疼的是求职者。面对占据了大半壁江山的金融、地产类展位,求职者们纷纷摇头——大部分职位都是销售员,即便是实体经济企业,技术人才的招聘数量也不多。

虽然招聘的职位不少,但大部分大学生们并不愿“拉下脸来”做销售员。在这些大学生们看来,相比于需要能说会道、收入却不稳定的销售员,他们更倾向于薪水不高但工作稳定的实体经济企业。

2016年,实体经济的不景气,与金融、房产等的火热,形成了鲜明对比。2017年的招聘需求,多少受到了去年经济的影响。

“这样的社会招聘会,大大小小我已经看过好几场,内容都差不多。我暂时不打算做销售,以后可能会更留意校招或网招。”一名大学生只在工体溜达了半小时就准备离开,他总共只和两家企业聊了聊,带来的一叠简历更是一份都没舍得投出去。

为什么这轮招聘会显得如此冷清?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赵之琛认为,为了应对就业压力或提高自身水平,有不少同学选择了考研,而没有考研的同学,大多在秋季招聘时就拿到了offer,“春招算是‘补录’,所以人会少些。相比这样的社会招聘,我们更重视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对学生的针对性强一些,企业清单一目了然,而且介绍详细,感觉更加靠谱。”

清华大学的熊广娱也认为企业的校园宣讲会比社会招聘会更有吸引力。已在网上找到工作的熊广娱说:“很多企业有网申通道,投递简历不必去招聘会现场。很多招聘类网站信息更全面,可以一次性大量浏览,方便就业选择。”在熊广娱看来,这样的社会招聘只是校园招聘会和网络招聘的补充,部分同学并不感兴趣。

得到就业信息后在网上投递简历,或者直接在招聘类网站上找工作,的确冲击了现场招聘会市场,但网上招聘和现场招聘并不一定冲突。国展的招聘会上,一家媒体的招聘人员说:“网上也收到不少简历,但效率较低,跟很多应聘者聊过之后,才发现跟书面材料介绍的不一样。而现场招聘,也算是双方的诚意。”

p44(1)

小张和小刘是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大学生,他们分别从河南和黑龙江赶来北京求职。在他们租住的大院内,住满了前来求职的各地学生。他们并不看重眼前利益,愿意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而放低薪资要求。由于无法参加面向北京高校的校招会,网络招聘和社会招聘会成了他们的希望。

p44(2)

小张接到一个面试通知。由于发出面试通知的企业大多不靠谱,有些其实是招收培训生,所以小张并没有太多欣喜。

p44(3)

网上投递简历虽然方便,但也需要小心。若没有设置查看权限,很有可能收到真假难辨的招聘电话“轰炸”。

p44(4)

28岁的小高在阅读就业类报刊,他之前是一名国企下属煤矿的技术工人,煤矿关停后四处寻找就业机会。不过这种职位在此次招聘会中极少。

p44(5)

这位求职者身边有近半数的人其实是招聘方的工作人员。实体经济不景气、校园招聘会针对性强、网络招聘方便……种种原因集合导致社会招聘会遇冷。

p44(6)

招聘者在与应聘者交流。在这两场招聘会中,普通大学生的薪资要求并不高,基本都在4000元以下,并且更倾向于实体经济企业。

————————————————————————————————————————

fm

2017年第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