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特朗普变量

主张去全球化、收紧移民政策、向多国“开炮”……

在专家眼中,自从二战以后的70年来,世界秩序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了疑团。有观点认为,战后建立的全球秩序实际上就是围绕着美国为中心构建起来的,特朗普打破了这套运行多年的价值系统,可能会是一道具有极为深远意义的历史分水岭。

《中国经济周刊》 特派记者 劳佳迪 | 美国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6期)

原本应该没有什么人愿意在2月5日讨论一个新总统称职与否,对普通美国人来说,就算那位史上最不按常理出牌的“船长”明天会驾驶着整个国家这艘大船撞上冰山,当天晚上也不会有比“超级碗”(Super Bow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更令人肾上腺素激升的元素。

但是当他们抱着可乐和玉米片打开电视机,预备在这场堪称“美国春晚”的橄榄球冠军赛中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夜晚,却发现一批大腕公司在重金购买的“超级碗”的广告文案中埋下了重重政治隐喻。“未来4年我们将有糟糕的发质”——某个头发护理爆款品牌就差直呼其名;另外几家知名公司则在短片中插入了“边境墙”和“跨种族”的主题。

就连特朗普当晚在自家庄园专门为“超级碗”举办的派对,也被拿来和奥巴马8年前的一幕进行比较。对比照片上,奥巴马和一群朋友齐聚一堂,戴着3D眼镜,卷起衬衫袖,放松地挥舞双臂,双目紧盯球场;特朗普则坐在一张被红色丝绒绳栏杆围起来的圆桌边,仅和他的妻子及高级幕僚同桌,有些宾客甚至看不到屏幕,每个人都身着正装,椅子被喷成金色,看起来更像是老式婚礼或有权贵出席的商业晚宴的现场。

以此来就两位白宫主人的差异大做文章显然不乏依据。更深层的原因是,特朗普在入主白宫后的头两周所推行的政令和发表的言辞,都让全球的政治神经更加紧绷。他打破陈规的政治主张似乎不只是选期的眼球策略,现在,不管是华盛顿不同派系的智囊团体,还是各国政要,都需要一遍遍重新解读这个非主流的颠覆者,并对未来可能迎接的方向苦思良策。

上任两周,特朗普都做了些啥?

旗帜鲜明地收紧移民政策、主张去全球化的孤立主义、将前任的政治遗产贬得一文不值……不久前,人们都认为这些只是特朗普争取选民的夸张口号。然而,“让美国再度伟大”的复兴曙光尚未可见,新总统在刚上马的两周内就几乎百分百地兑现自己的“承诺”让人大跌眼镜。

不知道是全无从政经历的初生牛犊精神,还是长期在商海沉浮培育的心理素养,或者是计算如何产生最大公关效果的商业习惯,让特朗普具备了前任们罕有的超强执行力。正式就职未满24小时,他就在大批记者的见证下,坐在白宫椭圆形办公桌前签署了第一道行政命令,叫停“奥巴马医改计划”。

奥巴马的另一项政治遗产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如他在竞选中扬言的那般彻底变成废纸,而这仅仅是在特朗普搬进白宫后的一周内。很快,还抱着侥幸心理的墨西哥当局也遭到当头棒喝,他们发现特朗普在竞选时提出的在美墨边境修筑高墙的做法并不只是随口说说。

更悲剧的是,白宫位子还没坐热的特朗普不只正式下令修墙,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总统还通过一家电视台发声,要求墨西哥必须为高达80亿美元的筑墙费用买单,让原先打算出访华盛顿的墨西哥总统涅托气得调头回家。特朗普随后怒称将对墨西哥商品征收20%的边境税,以此筹得款项。

如此强硬对待邻国只是特朗普风暴的一个侧面,他同时也将炮口对准了亚太和欧盟。在上马前几天,他就公开警告德国总理默克尔,扬言对她的信任“持续不了多久”,还将之与普京并称为“可能带来麻烦的盟友”,上任10天后,其麾下大将首席贸易顾问纳瓦罗更是直指德国操纵欧元。联想到特朗普去年曾自诩“英国脱欧先生”“英国的大粉丝”,其对待欧盟的姿态似乎并没有因为正式走马上任而发生改变。

另一个被写在批评名册上的国家是日本。和德国一样,日本长期坚持的汇率政策也遭到了特朗普的点名质疑,同时特朗普还炮轰日本在美日汽车贸易中设置壁垒,引发了日本国内对持续几十年的国际政治局面横生变数的担忧。

不过,这一切都不敌特朗普对伊斯兰七国的禁令振聋发聩。不久前,出于反恐目的,他直接下令禁止伊朗、苏丹、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也门和伊拉克七国公民入境,在身为西岸自由派大本营的硅谷和好莱坞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议潮。

越来越多的国际观察者也因此收起了特朗普刚胜选时认为“太阳照常升起”的乐观,转而选择了审慎观望。对许多国家而言,特朗普这只“黑天鹅”并没有随着入主白宫后一切步入正轨而就地休眠,反而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的信号。

美国民众怎么看待特朗普“首秀”?

而在美国本土,许多人都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形容,正在因为这位前无古人的新总统而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

在最近出版的一期《纽约时报》上,一篇文章言辞锋利地将特朗普近两周的表现评价为“混乱无序”,他的策略团队被评论为“对白宫或联邦政府的工作毫不熟悉”,文章甚至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助理们在黑暗中交换着意见,因为他们没弄懂怎么操作内阁会议室的电灯开关”的景象,搅动国际政局的特朗普被形容成一个决心要办大事、又因为难以遏制的反对声浪而越来越沮丧的门外汉。

p27-2017 年2 月5 日,美国洛杉矶,民众示威抗议,反对特朗普推翻前总统奥巴马的环保政策,重启两项具争议油管工程。 CFP

2017年2月5日,美国洛杉矶,民众示威抗议,反对特朗普推翻前总统奥巴马的环保政策,重启两项具争议油管工程。CFP

但真正的谜团在于,美国民众普遍对真实情况充满了不信任感。“主流媒体之前也曾错误评估了特朗普的支持率,它们或许结下了梁子,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媒体上写的东西。”一家种子和化学品公司的合伙人Brad Schwartz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Brad所生活的堪萨斯城是密苏里州最大的城市,相比美国南部和西岸那些两党的“铁票仓”,当地人的看法少了几分排他的极端性。在堪萨斯城城区,记者既看到跻身全球最古怪TOP50的先锋建筑,也看到当地高档别墅区300米步行范围内就有五六座教堂,每到周末就会停满车,看起来同样坚守着美国的传统价值。

事实上,密苏里州一向被政治学家视为美国总统大选最具指标性的关键摇摆州之一,密苏里州选举的投票结果也被认为大致反映出全美民意的倾向。记者注意到,自1904年至今,除了1956年的选举外,赢得密苏里州的候选人最终都当上了总统。

不过,当地很少出现新总统上任后评价依旧严重分化的情形,现在这一切却发生了。支持者相信特朗普会带来改变,或者说选择对特朗普的举动保持耐心;反对者则对其包括移民政策在内的一系列举措嗤之以鼻。

“现在来到美国观察经济变化正是一个最好的时机,我们都拭目以待,特朗普可能带来的经济复兴。”当地一家钢铁产品供应商工程部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Brad Schwartz也认为,自己投票给特朗普“应该不会那么快后悔”,“虽然不知道未来美国会走向哪里,但能带来改变就像一支兴奋剂,新总统是实用主义者而不是被意识形态推动的人,这一点还是令人振奋的。”

牙科医生Tim Waston对特朗普激进的所谓“禁穆令”持有另一种观点。“不管哪党当选,背后支持他的大财团、政治献金者都会率先获得巨大回报,这也是能确保获得连任的‘潜规则’,特朗普这么做当然也是给支持他的选民一个交代。他是曼哈顿的建筑商,不是华尔街的金融家,所以更懂得如何讨好蓝领工人,但是特殊性在于,他可能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想赢得连任,因为只要维持反叛的形象,持续刷爆点击,对他来说声誉最大化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但危险在于,整个国家的前途在这桩买卖中好像被放在并不显眼的地位。”而一家颇受欢迎的烤肉店业务经理Liz Miller则简单粗暴地表示,“新总统对于移民的政策令人感到羞愧”。

给美国各个阶层带来的不安

“最大的改变可能是心态上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和知识分子,现在大家都不愿意打开电视去看新闻,去了解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事情。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硅谷的公司有40%是来自移民的贡献,这也已经变成另一部分‘传统价值’,所以从大选期间到现在的那些新闻让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尴尬,美国人对于自己体制的优越感和自信心好像在渐渐消磨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位要求匿名的学者对记者坦言。

潜在的一股暗流还可能来自整个顶层阶级的不安全感,特朗普当选后的连环动作让美国的智库也感到手忙脚乱,大家都在猜测,一点也不比国际旁观者更清醒。“我们正在走入一个未知的领域。”位于华尔街尽头的标普全球总部大楼中,首席经济学家Paul Sheard如此形容许多同行眼中的美国未来。

镜头转到华盛顿,坐落在麻州大道沿路的自由派与保守派智库,同样因为这个难以预测的新总统费尽脑细胞。一份华文财经杂志记录了当下的情形:“保守派智库大本营、美国传统基金会也忙得不可开交,许多高层都参与了特朗普的交接团队——但就算是他们,心中也满是问号。”

“特朗普不是共和党主流,我们也不了解他。”上述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Walter Lohman坦承。据记者了解,现在该基金会正在想办法将特朗普拉进保守派的主流路线,尤其是找到TPP的替代方案。

更别提那些因为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比预想更激进的做法晕头转向的自由派智库了。“除了不断发出谴责外,我们还在反思,我们究竟忽略了什么,显然加州和纽约并不比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掌握更多真理,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一位民主党的拥趸如是说。

而中间派的美籍华人观察人士朱敏之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和8年前奥巴马当选时全国上下“温和清新”的政治风向比,美国当下最需要思考的是怎样弥合特朗普上任后一系列政策所造成的社会撕裂感,“从那些不断被报道的抗议游行可以发现,其实整个美国,东岸和西岸,民主党和共和党,甚至共和党内部,都被严重地撕裂了,但现在的总统显然并没有把修复放在首位。”

“在每届政府成立之初,幕僚之间发生冲突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很少会在这么早的阶段变得如此公开、如此显著。一位总统来到华盛顿,发誓要撼动建制派,情况看起来就是这样。它们的表现会有些乱,冲突也会出现。”小布什的第一个新闻秘书Ari Fleischer对媒体这样说。

世界会因为“特朗普变量”发生什么?

除了美国本土,全世界也在密切关注着特朗普的一举一动,在专家眼中,自从二战以后的70年来,世界秩序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了疑团。有观点认为,战后建立的全球秩序实际上就是围绕着美国为中心构建起来的,自由贸易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军事同盟,让美国一直是全球马首是瞻的对象,而美国也因此扛起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但特朗普的宣誓就职打破了这套运行多年的价值系统,可能会是一道具有极为深远意义的历史分水岭。

更多人关心,如果移民政策、TPP、医疗法案都一一兑现了特朗普竞选时的承诺,那么下一步会不会上演退出全球化的戏码,一旦爆发全面贸易战和货币战争,这个超级大国振翅产生的蝴蝶效应绝不仅限于本国,而将会是更多人家门口的事——而就当下特朗普点赞英国脱欧、控诉德日操纵汇率、攻击美国在贸易中利益受损的情形看,这似乎并不是天方夜谭。

不过,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美国采访了解的情况来看,极少有民众支持孤立主义,特朗普在选期曾提出的诸如“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等言论甚至无法得到普通蓝领的支持。“如果美国真的减少进口,即使增加了薪酬,也不够支付超市和餐馆多增加的账单,这是一笔不划算的账。”Liz所在的烤肉店一位服务生对记者说。

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AT&T一家营业部的导购员Mike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没人会傻到愿意苹果公司把工厂搬回美国,“手机会涨价,直到人们买不起,我们那么多合约机也要压箱底。”

虽然在大选时为特朗普投了一票,但Brad Schwartz也完全不支持任何试图割裂中美、美欧经济联系的政策,直言这是反潮流和不可行的。他自己所在的公司就有一部分产品销往中国和欧洲。“这在美国公司中太常见了。”他说道。

已经在《纽约时报》供职36年的专栏作家Thomas Friedman在美国版知乎Quora上表示,特朗普是从房地产这样的“单边盈利”环境中出发的,所以担心他会搞不清楚房地产和地缘政治的差别,“如果有人把自己的房子卖给我,他们失去的就越多,我赢得的就越多,但在二战后的美国时代,它是一个双赢的环境:我们在马歇尔计划中向欧洲提供了数十亿美元,并将欧洲建成了另一个伟大的民主和自由市场中心,地缘政治和房地产非常不同。”

“如果他真打破了自己的肩膀,很快会意识到一切都连接到肩膀:手指、背、手臂等等,只有拆分这些大系统,才会发现它们究竟连接了多少东西。”Thomas这样写道。

至于特朗普会不会因为这些呼声而改变主意,以及他当下的一系列政策能否走得长远,只有时间才能回答。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