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与你相关!节后这个经济形势座谈会 满满的干货

11

2月3号,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经济形势座谈会,经济片8个研究所名家大咖悉数到场,高手切磋,全是高级干货(画面是下面这样的)。

经济形势座谈会现场

会议先从同志们最关注的雾霾说起。社科院副院长蔡昉给出这两年环境和增长的曲线,二者基本一致,就是说增长确实恶化了环境。那么,是要增长还是要环境?先给出一个参照物。1月17日林毅夫在达沃斯发表了题为《雾霾经济学》的演讲,主张要增长,理由是一直增长到服务业主导阶段就没有雾霾了。对此,蔡昉的意思是说,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消除二者此消彼长的关系。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教授则说,有“人烟”就会有雾霾,关键在于均衡和和谐,建议政府治霾在标准执法和科技导向上着力,提高信息透明度。

再说生产率。这是经济研究的核心词,甚至说所有经济研究都围绕提高生产率也不为过,问题是怎么提高。机器代替人必然是难以为继的,提高人力资本又非一日之功,所以要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蔡昉的观点,也阐明了中央决策的逻辑。围绕生产率,他还说了两点,一是调结构不等于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日韩的教训要吸取,实体经济衰退换来服务业增长并不能提高生产率。二是企业生死的“创造性破坏”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吕政教授结合第一点以“互联网+”为例,他指出,现在有互联网利益集团忽悠“互联网+”是万能工具,实质上创新驱动不等于互联网驱动。“互联网+”与物质产品是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就出现董明珠、曹德旺、任正非与马云的争论和分歧。董明珠说“我如果不造空调的话,阿里巴巴卖什么”,所以整个社会物质产品生产是基础,“互联网+”必须要“+”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关于第二点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教授指出,“创造性破坏”是我国正在经历的阶段,路径就是推进供给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座谈会上发言

接下来说钱的问题。财政的钱、纳税人的钱,用好了吗?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教授讲了一下公立医院改革问题,他们的研究显示,财政巨额投入既没有降低医疗负担,也没有缩小财富差距。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教授的演讲给人启发,他认为,给企业减税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政府支出和减税同步操作,否则达不到给企业降成本的目的、也达不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小记私语:政府用不好的钱就让市场用嘛)。高培勇在会上也是直言不讳“这实乃革政府自己的命”。

最后说说美国。有人说,特朗普要给中国出难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汇率,二是利率,三是贸易保护。关于汇率,李扬认为,汇率问题会成为今后几年一个非常突出的全球性热点。他说,特朗普宣称要把中国列到汇率操纵国的名单里,他现在已经宣称了德国、日本,中国他还没有敢碰,他还没有想好怎么来跟中国开第一枪,但肯定是要打下去的。按照操纵国的三个标准我们只符合一个标准,他如果宣布的话就会改标准,有一系列的问题。

特朗普宣称要把中国列到汇率操纵国的名单里

关于利率,在美国加息牵动全球神经的背景下,李扬不认为美国可以很快加到多高水平的利率。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全球劳动生产率都在下降过程中,利率作为生产和投资的主要财务成本不可能上升。熟悉《资本论》的同志都能理解,生产领域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不够了,利率没法再去分享这个剩余价值了。

关于贸易保护,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教授说,全球化进程受阻(李扬用的词是“全球化秩序礼崩乐坏”),我们担心的是特朗普的保护主义。他认为,当前不是“去全球化”,而是“再全球化”,就是重新签订规则。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相互依存的进程,这个进程还在继续,只不过规则条件在重新谈判而已。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在座谈会上发言

除此之外,关于怎么进行经济研究,社科院学部委员金碚教授认为,经济学面临“研究范式”的危机,我们用的这套经济学理论构想出来的这个世界,特别是构想出来的货币世界,完全是炼金术的终结。凡是危机都意味着科学的革命,每一次科学的革命又都是一个科学范式的危机,经济学就遇到了这种范式的危机。我们用的这套东西很难解释现实了,于是发现,西方理论有很大的经济学基础上的缺陷,很轻率。因此,我们要发挥更大的想象力构建经济学新的理论范式和体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人民智库工作室出品)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出品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出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