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葛丰:PPP证券化有利于规范政企关系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充分表明,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是倒逼地方政府不断规范政企关系的有效路径。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期)

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优先选取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主要社会资本参与方为行业龙头企业的PPP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

大力推行PPP模式,是经济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而资产证券化工作,则是着力破解PPP“落地难”问题的可行方案之一。这项工作从技术面分析来看,可以有效突破横亘在PPP项目与社会资本间的主要障碍,是金融创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PPP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类PPP项目)通常具有收益明确、现金流稳定等相对优势,而民间资本在“资产荒”背景下,本应对这类项目有较高投资意愿与能力。但现实并非如此。两者间的障碍,主要在于PPP项目投资周期过长(一般长达10~30年),因此在没有有效退出机制的情况下,一方对资金的“嗷嗷待哺”,以及另一方对优质投资项目的“嗷嗷待哺”,却无法实现大规模的自发对接。

PPP证券化的实质,是将非标类资产转为可分割、可转让的标准化金融产品。潜在项目投资人依托这一金融创新,可以较为便利地自主安排投资与退出计划,同时公募基金、产业基金、保险基金等专业金融资本,也可以因此获得新的投资渠道。PPP项目本身,则因为流动性与吸引力提升,可进一步降低其融资成本。

当然,除了上述技术层面立等可见的正向效应,PPP证券化对于中国这个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转轨国家而言,另有一重很可能更显著的潜在效应,那就是依托一个高度活跃、透明、规范化、法制化的公开市场,可以对PPP项目必然涉及的政企关系施以更严格的外部监督与约束,从制度层面保障PPP项目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不可否认,目前“家长式”的思维与做法在一些地方官员身上还时有体现,正因为如此,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强化政企合作双方契约意识,提高政府履约能力。而这种不因人事而存废的政府契约意识与履约能力,除了要靠政府官员的自觉与自律,更要靠市场力量与法律规范的外部硬约束。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充分表明,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是倒逼地方政府不断规范政企关系的有效路径。大量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上市对于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具有显著优化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基于地方政府与辖区上市公司良性互动关系而渐次扩展的市场秩序,还会不断惠及数量更庞大的非上市民营企业。

这样的成功经验自然应当被复制与推广,而PPP模式的特殊性(更紧密的政企关系),决定了证券化“一着棋活”后,势必会产生更深远、更广泛的示范效应。

————————————————————————————————————————

2017年第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7年第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