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文显堂:中国的产业政策要法制化

在人类社会,只要出现过成功的产业政策,就不存在是否需要产业政策的争论,而是要研究如何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并避免失败。

文 |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中国企业十大新闻发言人;曾任国企董事长、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 文显堂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9期)

在人类社会,只要出现过成功的产业政策,就不存在是否需要产业政策的争论,而是要研究如何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并避免失败。对于一些新技术的开发和新型产业的发展,由于投资回报周期长、投资规模巨大,仅靠企业自身的能力是无法承担的,因此必须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如果没有任何产业政策,仅凭市场自由发展、自行调节,那自1949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要发展成目前的水平,起码需要150年。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用了300多年才发展到今天的水平,这些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制定和执行了众多的产业政策。

不同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将产业政策法制化,使产业政策成为必须遵守和执行的法律,借此保障该政策的执行效果。以美国为例,为了扶持相关产业,颁布过《农业信贷法》《国防航空和宇宙航行法》《史蒂文森-维德勒技术创新法》《小企业创新发展法》《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等法案,还以法律为依据发布产业政策报告。

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是要不要产业政策的问题,而是如何将产业政策法制化的问题,从而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并以此避免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指责中国政府干预市场,制造不公平竞争。当然,最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要将产业政策法制化,前提是要承认产业政策是作为市场缺陷的一种补救性措施,不能否定产业政策是整个经济政策工具的重要部分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将产业政策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保证政府通过法律意志来间接或直接调控经济。

要将产业政策法制化,就要围绕着技术研发而进行产业政策立法,更多关注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以及如何将一个新项目或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或商业化,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一旦产业发展的规律具有不确定性,技术变迁日新月异,连处于市场前沿的企业家都难以捕捉,都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政府就必须谨慎使用产业扶持政策,应该将这类产业的选择权交给市场。

要将产业政策法制化,就要赋予政府有限干预市场的权力。对于工业部门来说,发展路径比较稳定,发展方向比较明确,但同时存在初始投资大、生产周期长、配套环节多的共同问题,这些问题恰恰都可以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来协调解决。在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干预下,政府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本投入重点行业,可以通过建设基础设施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的配套条件和外部性问题。

总之,产业政策法制化是中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目前的中国已经具备了将产业政策法制化的条件。一方面,有些产业政策已经纳入了法律轨道;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可以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增强产业政策法制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2016年第4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4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张芳超)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