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株洲联手中国中车再造千亿轨道交通产业

11月26日,株洲,这座被称为“火车头拖来的城市”在持续半个月的阴雨之后终于放晴,2016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在这里召开。从中低速磁悬浮到超级高铁,从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到轨道交通EPC模式,乃至于重启自主研发的高铁动车“中华之星”,各大话题让株洲的热度节节攀升。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永华 | 湖南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7期)

11月26日,株洲,这座被称为“火车头拖来的城市”在持续半个月的阴雨之后终于放晴,2016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在这里召开。从中低速磁悬浮到超级高铁,从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到轨道交通EPC模式,乃至于重启自主研发的高铁动车“中华之星”,各大话题让株洲的热度节节攀升。

株洲发布的新目标雄心勃勃——打造世界轨道交通“梦之城”,到2020年产值翻番,超过2000亿元。2016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增速放缓,未来4年如何实现20%的复合增长率,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20年高速磁浮铁路时速可达600公里

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徐宗祥介绍,中车“十三五”规划目标是要在2020年的时候达到4000亿元的经营规模,磁悬浮、空轨,超级电容的无轨电车、IGBT等创新产品是下一步要发力的地方。

在中国中车2015年240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旗下位于株洲的三家子公司(中车株机、中车株洲研究所、中车株洲电机)合计营业收入620.45亿元,贡献率为25.65%。徐宗祥所提到的这些新产品中,株洲分量颇重,磁悬浮更是整场峰会的焦点。

2014年5月,长沙磁浮快线开工建设,今年5月6日正式通车,线路全长18.5公里,总投资46亿元。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技术推广委员会秘书长冯爱军认为,磁浮噪音低、辐射小、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建造成本低。更重要的是,长沙的磁悬浮线路完全是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悬浮控制的难点。“经过一年的商业运营,运营的效果比较好,相关的设计标准、产品标准、验收标准完成后就有很广泛的推广前景。”冯爱军说。

“下血本”建设长沙磁浮快线只是起点。2016年9月6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表示,抓紧启动第二条、第三条磁浮线建设,不断扩大磁浮技术和产业影响力,把磁浮产业培育成湖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认为,此前,中低速磁浮一直停留在研究阶段,长沙用事实证明,中低速磁浮是可行的。“中国,特别是株洲已经形成了中低速磁浮完整的产业链,我们建议国家明确中低速磁浮交通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钱清泉表示,“我们必须要启动高速磁浮的课题,未来高速磁浮交通及超级高铁也会出现,并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正在快速向高速磁浮推进”,刘友梅院士表示,湖南已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新建轨道交通线路。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这一计划中包括一条时速200公里的磁浮。目前,长沙磁浮快线的最高时速100公里。

对中国来说,发展高速磁浮也是应对国际挑战的战略部署,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张卫华介绍,日本的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超过了轮轨达到的速度;美国Hyper loop One的超级高铁推进系统也已首次户外测试成功。

近日,中国中车宣布启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铁路项目研发,将于2020年交付首台样车,并建成一条高速磁浮试验铁路。这对可生产磁浮电机的中车株洲电机、提供磁浮驱动控制系统的中车株洲所和生产磁浮车辆的中车株机来说,都将是新的市场机遇。

除磁浮列车之外,株洲在低地板有轨电车、超级电容无轨电车、城际动车组、IGBT等领域均已位居全球前列,有望成为下一个千亿产值的重要增长点。

78岁的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说,株洲从中国电力机车摇篮,发展为世界轨道交通第一大制造基地,自主创新是核心动力,也将是未来持续发展的根源。

模式转型,发力城轨交通万亿级增长空间

在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掌控高铁走向的时期,株洲缺席高速动车组整车领域,只参与配套。对此,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认为,株洲曾经制造了中国第一列高速铁路列车“中华之星”,由于个别人的阻挠,错过了前几年我国高铁大发展的机会,希望中华之星走出博物馆,发力动车市场。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短期内,株洲仍难以重启高铁动车项目,实质性增长来自其他领域。“今年,株洲电力机车市场增速有所下滑,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这是株洲未来几年再造1000亿元的主要市场。”株洲市副市长何朝晖说。

今年5月份发布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显示,2016—2018年新建城市轨道交通2385公里,投资金额1.65万亿元,年均投资额5500亿元,远超“十二五”期间的2300亿元/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审批权限的再次下放以及地铁建设城市准入标准的放宽也利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提速发展。

面对巨大的市场,徐宗祥介绍,中车将改变打法,“从单纯的造产品,发展到造产品、加服务、加维保,包括整个项目工程设计、融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这是中车下一步要做的第二个方面。”

由装备制造商向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升级,中车株机堪称先锋。2011年,中车株机在马来西亚成立维保公司,像汽车“4S店”一样提供轨道交通相关服务。2014年,株机公司与马来西亚签订的第二份维保合作金额就高达4亿元。目前,中车株机拥有马来西亚轨道交通市场85%的份额。

此后,中车株机在香港、新加坡、马其顿、上海、广州等海内外项目快速复制推广这一模式,涵盖地铁、电力机车、地铁工程维护车、有轨电车等多个领域。

冯爱军认为,“整个的轨道交通有30多个专业,全产业的供应商不断涌现,从工程设计到建设、运营,都在延展发展,株洲可以发挥车辆主机厂的带动作用,培育运营和维保的产业。”

从设计到融资,全产业链的新玩法方兴未艾。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在轨道交通领域以及“PPP+轨道交通”领域的政策利好是频频释放。国泰君安分析称,PPP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当前主要运营模式之一:截至6月份入库轨交PPP项目就已超万亿元,占所有市政PPP项目投资金额的37%,在市政细分行业中稳居第一。

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出海” 分享全球1900亿欧元市场

目前,全国70%、全球30%的轨道交通关键核心零部件在湖南株洲生产,“韶山号”电力机车,“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的核心部件——牵引电机和变压器产自于此。

资料显示,经过80多年的发展,株洲已形成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物流配套于一体的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中车株机副总经理单勇说,2014年187亿元的配件采购额中,本地化采购占70%,其他地区占比20%~24%。

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介绍,“2015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总值达到1003.7亿元。这不仅是株洲首个千亿产业集群,也是全国首个过千亿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现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梯队已初步成型,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两大龙头营收规模达300亿元,中车电机、联诚集团快速向百亿级挺进。株洲市统计局报告显示,其调查的591家企业中,工业企业265家,产业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单位326家,第三产业实现总收入96.7亿元。

刘友梅院士指出,株洲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已经具备条件,核心技术产业已经在形成,“我们希望这个产业集群能够成为2000亿产业集群,分享全球轨道交通装备1900亿欧元的市场。”

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杨尚荣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举办此次峰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吸引全国乃至全球各地轨道交通配套企业落户株洲,建设世界轨道交通“梦之城”。

按照规划,株洲在石峰区、云龙示范区集中连片规划33.8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布局“主机产业园、零部件产业园、新产业园、IGBT应用及电子产业园、物流产业园”五大产业园,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以上目标。杨尚荣介绍,凡是符合条件的入园企业,株洲国投可提供项目投资总额10%~40%的配套投资。

湖南省政府的支持力度不遗余力。2016年4月,湖南省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设立50亿元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子基金,另安排省级转贷地方债券资金20亿元,支持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发展。

“现在,仅一条地铁线上所需的风机就超过5000万元,但是,国内能生产地铁风机的企业还非常少,我们就是看中了这个机会,去年成立了公司。”湖南金钟通风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轨道交通配套市场增长迅猛,从株洲市政府到湖南省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都很大。

支撑株洲轨道交通集群的不仅是本土,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开始“集群出海”。

过去8年,中车株洲所共完成了英国丹尼克斯、德国博戈(BOGE)、德国E+M、英国SMD、澳大利亚代尔克5个海外并购项目,旗下外籍员工已达4000人。至2015年底,其跨国经营指数已达到24%以上。

11月28日,中国中车公告称,中车株机正筹划收购斯柯达交通技术公司及相关公司和资产。资料显示,斯柯达交通技术公司2015年的营业额为183亿克朗,约合6.77亿欧元,利润约为2200万欧元,占公司产品总量的54%客户主要来自中东欧。如果收购成功,将是中国中车首次兼并一家全套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

这符合中车株机一贯的战略。近年来,中车株机在土耳其、南非、马来西亚投资建设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基地,株洲配套企业也跟随“出海”。中车株机董事长周清和说,这就等于不但主机企业能快速教会当地怎么造“火车”,配套企业也同步教会当地人做零部件,实现轨道交通装备从整车、核心零部件到重要零部件的集群式“中国智造”输出。2015年,株机公司国际业务销售收入达到88亿元,营收占比达1/3。

株洲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出口基地,株洲核心子公司出海,成为中国中车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撑。徐宗祥表示,中国中车在“十三五”的规划目标是国际化指数达到20%。按4000亿元营收规模计算,这意味着海外业务收入到2020年要实现800亿元。

————————————————————————————————————————

2016年第4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4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