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上海保交所董事长:保交所要稳定运行至少要3到5年

上海保交所为什么首发锁定在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发布的首批产品是什么?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6期)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程子彦 | 上海报道

p66 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于瑾 CFP

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于瑾 CFP

2016年6月12日,全国首个创新性保险要素市场——上海保险交易所(下称“上海保交所”)揭牌。5个月后,即11月10日,上海保交所建设打响“第一枪”——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试运行,并发布首批产品。

上海保交所为什么首发锁定在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发布的首批产品是什么?

首批产品总规模78.8亿元

早在挂牌之初,根据上海保交所的规划,到2020年建设成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保险交易市场组织,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风险和巨灾风险分散中心、保险产品交易中心、保险再保险定价中心、保险服务创新中心。

保险产品交易平台就是其中之一。

据悉,上海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首批用户包括寿险公司、产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20余家。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在平台发行产品的产品管理人,首发了长江养老—太平洋寿险保单贷款资产支持计划、太平—上海建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共两只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发行注册总规模78.8亿元,首期合计发行及登记规模16亿元。

其中,长江养老—太平洋寿险保单贷款资产支持计划,是以保单质押贷款为基础资产,通过循环购买而设立的资产证券化创新产品。注册规模50亿元,首期发行10亿元,期限一年。产品结构上分为优先A、优先B及次级三档。

太平—上海建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债权投资计划,总规模28.8亿元,期限5年,用于四川省重点项目配套工程都江堰市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建设,投资计划评级AAA。该项债权投资计划首笔发行金额6亿元,当日通过保交所交易平台完成对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太平洋人寿、招商信诺人寿等4家金融机构的发行认购。招商银行认购金额为3亿元,占比居4家金融机构之首。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两单均为业内“第一单”

为什么上海保交所的“第一枪”会选择这两只产品呢?

上海保交所董事长曾于璟此前曾表示:“保险在经营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资产,通过上海保交所的交易可以将沉淀的资产盘活,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这两只产品分别为业内第一单循环购买保单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业内第一单以PPP项目为底层资产的债权投资计划产品。

据悉,近年来,保单质押贷款规模逐年提高,截至2015年末,行业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保单贷款期限短、小额分散,同时以现金价值为质押非常安全。但该类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了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难的新问题。目前市面上可实现大批量资产循环购买模式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可谓凤毛麟角。

何为循环购买的保单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上海大学经济学教授王时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循环购买就是保险公司在购买资产管理公司理财产品后,再有新的保险。‘烫平’先前资产管理产品收益带来的波动。因为循环购买,可以不断有新的收益,使收益平稳。”

“长江养老—太平洋寿险保单贷款资产支持计划”,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服务于保险主业,协助寿险公司为保单持有人的流动性需求提供资金支持,优化了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促进了保单衍生业务。

“太平—上海建工都江堰市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债权投资计划”的落地是《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后保险机构投资PPP项目的首次尝试。

近年来,政府推动PPP项目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也为保险资金投资PPP创造了良好环境。2016年7月,保监会颁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保险机构可投资PPP项目。PPP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且收益稳定,符合保险资金风险偏好,能够有效化解部分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认为:“此项投资计划不仅是太平资产联合战略合作伙伴上海建工集团在PPP领域做出的重要探索和突破,有助于保险资金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实施和推进,也契合了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扩大投资范围的导向,为多元化社会资金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保交所要稳定运行至少要3到5年”

曾于瑾曾为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这让一些业内人士推测,上海保交所可能将保险资管产品的登记交易和流转作为初期的发力点。如今,一语中的。

2013年,保监会将解决保险资管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提上了议程,于当年筹建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称“保险资管协会”),其功能便是建立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上市交易的制度规则和细则、评价体系、公共机制等,推进保险资管产品上市交易,为保险资管机构打造一个注册、登记与交易的平台。根据其构想,未来将与外部交易所进行交易对接。

保险资管协会自2014年9月成立以来,目前已拥有273家会员单位,来自13个类别的会员单位覆盖了保险资金运用全流程。

保险资管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614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15680.21亿元。

根据之前媒体报道,未来保险资管协会的资产交易平台,将有可能合并到上海保交所的保险资管产品登记交易平台上。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王时芬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保险资管产品,是保险公司将未赔付(销售在现在,赔付在将来,所以有资金闲置)的金额交由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的产品。简单说,就是保险公司找专家理财。目前刚开始规模不大,但将来可能会有较大发展。”

曾于瑾在近日召开的首届全球互联网保险创新论坛上仍谨慎地表示:“保险交易所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在实践中探索,尤其是盈利模式的形成,更需要实践的积累。” 他认为,保交所要形成稳定运行的模式,至少也要3到5年的时间。

————————————————————————————————————————

2016年第4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4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贾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